谈谈历史上的花蕊夫人

作者: 渴死之水 | 来源:发表于2018-01-23 16:32 被阅读199次
网络图

四川历来出才女,唐朝时有薛涛,五代时则有花蕊夫人。我们知道花蕊夫人是因为她那首著名的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二十万人齐解甲,竟无一人是男儿。”

写下这首诗的花蕊夫人是蜀后主孟昶的宠姬,被封为慧妃,曾写下过百首宫词,才情过人。一般认为她姓徐,但陈师道在《后山诗话》里认为她应该姓费。宋军伐蜀时,花蕊夫人因城破被掳。悲愤之下,写下了这几句流传后世的诗作。

鲁迅在《女人未必多说谎》中引用过这首诗。鲁迅虽然不肯定这是花蕊夫人所作,却对诗句本身非常赞赏,读后连声说“快哉快哉!”

这首诗能在兵荒马乱之中流传下来,据说是因为得到了赵匡胤的欣赏。但后世认为,赵匡胤之所以喜欢这首诗,不是因为欣赏其文采,而是因为政治需要。“二十万人齐解甲”一句凸显了宋军的英勇善战,因为伐蜀的宋军只有十万,以对方的哀叹来杨自己的军威是再好不过了。

据《能改斋漫录》记载,赵匡胤因为倾慕花蕊夫人的才貌,特意命人将她护送到开封。在途中,花蕊夫人还作了一首流传至今的词:“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三千宫女皆花貌,妾最婵娟。此去天朝,只恐君王宠爱偏。”后世词家认为这首词的造诣是不输于李清照的。

蜀后主孟昶到开封后,赵匡胤对他礼遇甚厚,在汴水边,为他建造了五百间大屋的宫室让他居住。但花蕊夫人到京十日后,便被赵匡胤召进宫里,没过几天孟昶就暴死了,当年才四十七岁。他的死与南唐李后主之死一样,都成了历史谜案。不久后,花蕊夫人随着皇帝在宫苑中射猎时被赵匡义射杀。

花蕊夫人被召入宫一事并不见于正史,而是记载于善于伪造古书的杨慎之所作的《词品》中,所以后世一直怀疑其真实性。但宋太祖本纪中有“蜀平,蜀宫人入内”的记载,故此事应该是真的。

除了这位花蕊夫人,前蜀王建的淑妃,也被称为花蕊夫人,据说也擅长诗词,但流传下来的诗作不多,也不如后蜀花蕊夫人的诗作有名。这位花蕊夫人后来被后唐庄宗所杀。巧的是,这两位花蕊夫人都是四川青城县人,可见蜀地的确历来出美女,如今“川妹子”的响亮名号真不是没来由的。

除了这两位花蕊夫人,据清代学者赵翼在《該余丛考》中记载,南唐李后主有一位妃子也被称为花蕊夫人,史称“小花蕊”。可见五代时期的宫室中,有将才貌双全的姬妾称作花蕊夫人的风气。

这几位花蕊夫人都是风华绝代的美女,也都没有摆脱悲剧命运。而她们侍奉的君王却都国破身死,因此后人常说她们是红颜祸水,这是很不公平的。中国历史上有把社稷倾覆归罪于女性的恶习,比如“烽火戏诸侯”就完全是杜撰,那时还根本没有发明烽火,何来戏诸侯一说?同样,这几位花蕊夫人用她们鲜花一样芬芳的生命殉了江山和君王,又怎么能说她们是祸水呢!

相关文章

  • 谈谈历史上的花蕊夫人

    四川历来出才女,唐朝时有薛涛,五代时则有花蕊夫人。我们知道花蕊夫人是因为她那首著名的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

  • 五代十国,两位美如花朵的女子

    历史上有好多女子被称为“花蕊夫人”,尤其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两位花蕊夫人,因为才色俱备,又能写诗,曾在中国历史上广为流...

  • 【原创】历史上有几位花蕊夫人?所谓红颜祸水竟成了她们的死因?

    作者:史遇春 历史上有几位花蕊夫人呢? 所谓“红颜祸水”竟成了她们的致死的原因吗? 一、宋代人的资料中,花蕊夫人有...

  • 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 题目:寡妇翻墙 要求:注意,是寡妇翻墙,不是翻寡妇墙。只允许故事,其他文体不接受,不评。字数自己把握。 ...

  • 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 青城人徐氏,生性侠义,才貌双全,得幸于后蜀主孟昶,封为贵妃,别号花蕊夫人。 那年,宋太祖赵匡胤率兵攻入后...

  • 花蕊夫人

    《花蕊》 才子多情枉称皇,三十春秋赴黄梁。 娇花点点临水照,蕊丝颤颤含凝绽。 灵姿清绝展君颜,岂知花蕊变谶殇。 牡...

  • 花蕊夫人

    孤城,落一地芙蓉 殿外,听笙歌一曲 君王只为一人醉 半片江山半美人 水晶宫殿送柔情 吟诗著曲为伊人 倾城的容颜竟成...

  • 花蕊夫人

    他牵着她的手,侧脸温润如玉,皎洁的月光下,他望着她的眼神,温柔宠溺还有细碎的星光。他是高高在上的王,是她心上温柔多...

  • 花蕊夫人

    这日里,经过一户人家窗口处,尤然看到一身着红衣女子,纱衣避体。 对镜梳妆,桌前案边陈放着各色各样的香脂水粉装饰盒。...

  • 花蕊夫人

    后蜀主孟昶的费贵妃,五代十国女诗人,青城(今都江堰市东南)人,也号花蕊夫人。幼能文,尤长于宫词。得幸蜀主孟昶,赐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谈谈历史上的花蕊夫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dgs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