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阿慈
不知不觉读书营马上就要接近尾声了,转眼已经过了快3周了。加入格格读书成长营的初心是:学会写书评, 然后来倒逼自己阅读,没想到我收获的太多太多。
最开始看到海报,只有6节课,心里还很纳闷,为什么21天才安排这么一点课程? 没想到事实证明:6节课的内容足够我消化一年了。把老师在这21天里讲的东西彻彻底底地贯彻到自己的生活中,需要的时间远远不止21天,210天?甚至更长的时间。
楼上楼下同学 互相点评作业,让群特别活跃,大家也能够通过看作业来互相学习、彼此鼓励、一起成长。同时满足了马斯洛需求的精神需求。

而且每次课后都要完成【作业】和【行动打卡】,毕业好几年了,都没有做过作业~

一、我输出了什么?
在开营前自己给自己的要求:每节课都要做思维导图,并输出到群里,分享给小伙伴。
加上开营总共有6节课,每次课有1个小时左右,自己整理输出了4节课的思维导图笔记。
第3节课【写作力】和第6节课的【复盘力】,个人认为都偏重于行动,所以没有去做思维导图(为自己偷懒找了个这么合适的理由,哈哈~)。剩下的4节课全部都做了思维导图,并输出到群里。严格意义上讲,完成了既定目标的80%。从无到有,已经非常棒啦!
ps:不过这2节课的笔记我会在本周末补上的。因为这几周项目要上线,通宵加班了3次。

完成了6次作业,7次行动打卡。开营作业获得优秀作业。

其中书评的作业,也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二、我收获了什么?

0.开营
我认为开营仪式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奖励自己。

用格格的话说,就是要学会自己和自己玩。尤其是像阅读这类的终身习惯。这也让我在后续的生活中能更好的用奖励来督促自己养成新习惯。俞敏洪老师是格格的读书引路人,我想格格应该是我读书的引路人。 看到了她读书的10年变化,每个人都有可能。
1.阅读力
阅读力方面,自己最大的突破是很好地发扬了“毁书不倦”的精神,在书上做笔记,涂涂写写。
把读书当成一个项目,固定时间和固定地点,就会想起去做。这简直就是养成任何习惯的终极秘密!自己发【每日一句】也是这么进行的,但是没有去思考过其背后的逻辑。
6大阅读方法让我知道了那些每年读100本、200本书的人是怎么阅读的。

2.写作力
自己写了人生的第1篇书评,没想到获得了格格的高度赞扬,堪称全群表率,但是本着雨露均沾的原则,所以就没有再被评了。

原来以为写书评很难,没想到听了老师讲的方法,也不过如此嘛!非常感恩格格用心总结出来的这些方法。
3.演讲力
第1次做线上分享,主题是——如何用《道德经》来获得幸福?
刚好可以和我们读的第1本书——《幸福的方法》呼应,自己准备逐字稿和PPT,将近3个小时。知道了原来做一场线上分享,需要花这么多心思去准备!



群里小伙伴都卧虎藏龙,分享各自喜欢的领域,百花绽放!


这节课最触动我的是格格的神器——100次梦想计划。当然这个表也可以转移到自己想练习的任何技能上。

4.链接力
链接力是6力里面最重要的一个能力。对我触动最大的是送礼物和求助。
在我的印象里,送礼物只发生在生日和节日,但是没有想过见面送礼物是一个非常好的链接别人的方法。一定要多多参加线下活动,线上聊天遍,不如线下见一面。看来2020年等疫情过后自己要多多走出去。我在北京这么方便!
因为学习是一种社交行为,当你看到身边活的人可以做到很重要!
链接到了曦曦同学,她也在北京,而且很近,疫情过后可以见面玩耍呀~
5.复盘力
“复”指对过去的复习,“盘”指盘点,“复盘”合起来就是:
对过去进行复习盘点,明确下一步的计划走向。
成甲老师说:持续思考带来的是隐性竞争力。
当我看到我和其他人花了同样的时间,经历了同样的事情,自己的收获却和他人完全不一样。我慢慢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是来自年龄,甚至不是来自经验,而是来自经验总结、反思和升华能力。
自己之前断断续续做过几次复盘, 但没有持续下去。还是源于自己的完美主义,总想把东西把图片配图和文字都弄得非常好才去做。


给自己定的最低目标:1月过去了,从2月开始,要做到每月复盘。
复盘不是把东西写出来,放在朋友圈装X,而是真正的去回顾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和做得不好的地方,反思导致此结果的原因,并写出改进方案,去重新计划和行动,最终形成一个闭环。

三、反思不足
我按照这个模板来反思一下自己:
格式1
事件/活动/项目概述:XXX
1.回顾目标
初衷:
目标/关键结果:
2.评估结果
亮点:
不足:
3.分析原因
成功关键因素:
失败根本原因:
4.总结经验:
关键发现:
行动计划:
1.读书没有做到场景化。
原因:因为这个月在家办公,项目很紧,曾通宵加班3次。所以作息比较不规律,原计划每天早上醒来读半个小时的书,也因为加班被打乱了。不过每周一本书的进度在继续。
新行动:调整时间到晚上,阅读半小时。
2.金句没有做到每天都去分享。
原因:没有认识到积累金句的重要性。今天看群里小伙伴的复盘作业,用心去感受金句的作用,我的感受是:让人眼前一亮,觉得作者好牛!于是我决定改变。没有做金句分享的另一个原因是没有输入。这一点前面已经提过了。
新行动:群在结营后就解散了,寻找一个可以分享金句的读书营。
3.只主动链接了群内1位小伙伴,其余小伙伴都是被动链接。
原因:因为自己喜欢独处,不喜欢被人打扰,所以在链接力方面还是比较薄弱,一般都是被动链接。比如别人看我发【每日一句】或《道德经》的东西会来链接我,我很少去主动链接别人。这个习惯在听完链接力的课程后,还是没有马上改变。但是让我愿意给自己时间和空间,疫情结束后,走出去,多多参加线下活动。
新行动:1周主动链接5位小伙伴。
祝福每个人都重新起航,行动起来!

欢迎大家加入格格读书成长营,一起成长呀!
----------------------------
--The end--
作者简介:我是阿慈。北京程序员,专注心灵成长/个人成长,研习《道德经》4年。爱禅修/冥想,爱阅读/分享。越分享越富有。极简主义者 | 环保生活践行者 | 公益基金会志愿者。
如果你也想心灵自由,洒脱自在,欢迎一起来探讨吧!

阿慈说 公众号
专注心灵成长/冥想/环保/阅读/手账
微信号 : guohuixianhui
公众号:阿慈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