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阗阗
常言道:“穷养儿子富养女。”似乎用不同的方式来教养男孩和女孩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许多心理学、脑科学的相关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脑科学研究表明,男女的大脑不同,适合的学习方式不同,父母在管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也不一样。
想要在教育子女时少走弯路,以下几点“忌讳”,越早知道越好。

Boy: 教育男孩时的两大忌讳
01、中国男人为什么多巨婴
从“中国神童”魏永康,到“妈宝男”朱雨辰,就连前不久热播剧《都挺好》中的苏明成,再一次把对于“巨婴”的探讨推到了风口浪尖。
被媒体称为“神童”的魏永康,13岁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考上中科院硕博连读。
在学习方面,魏永康绝对是活在多数父母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但在生活自理方面,他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巨婴”。
就当所有人都以为他前途一片光明时,他却因为生活自理能力太差而被学校劝退。
而这一切的源起,都因魏永康有个事事都喜欢包办代替的母亲。
在魏妈妈看来,只有专心读书,将来才能有出息。为了让儿子能够专心学业,她包办了儿子除学习以外的所有事务,包括洗衣、做饭、买东西,就连洗澡这样的事情都要亲力亲为。

可想而知,这样长大的孩子离开了母亲的照顾,独自到大学读书,就像小白兔误入了大森林,立即进入了失控状态。
天气变化不知道增减衣物,感冒发烧又不知如何缓解,宿舍堆满了各种脏衣服,东西丢三落四,甚至忘记了参加考试的时间。
魏永康的妈妈剥夺了儿子探索世界的机会,也折断了他独立的翅膀。
对于男孩来说,独立能力和责任感是成熟的基本要求。如果父母不舍得放手,凡事都包办代替,往往容易养出“巨婴”。
要知道没有谁是天生的强者,那些所谓的强者必是经过身经百战,只有经历挫折,想办法战胜挫折,才能披荆斩棘,所向披靡!

02、男儿有泪不轻弹是最大的谎言
前不久,一个男孩抽血的视频走红。小男孩看起来只有7、8岁的样子,他紧皱着眉头,看都不敢看针一下,还咬着牙从嘴里挤出几个字:“我是男子汉,男子汉要勇敢。”
作为一个心理工作者,看到这样的画面,感觉很心疼,真想抚摸着他的背,轻声告诉她:“害怕就哭出来吧,哭一哭没关系的。”
看到小女孩哭闹、撒娇,我们会觉得可爱,却经常训斥小男孩,不许哭。
其实,哭是表达情绪的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在哭泣中消极情绪得到了释放,有利于孩子积极心态和人格的养成。
所以,请把哭泣的权利还给男孩。

Girl: 教育女孩时的两大忌讳
01、穷养儿子富养女,只会让女孩恃宠而骄
父母总觉得“女孩要富养”,只有在充满爱的环境下成长,女儿长大后才不会被坏小子骗走。
Excuse me?
想要让女儿少走弯路,应该告诉她识别渣男的技巧和保护自己的方法,而不是过度呵护吧。
女孩子是需要被保护,但呵护太多,只会把女儿养成温室里的花朵,稍经历些风雨就会枯萎凋零。
真正的富养女儿,一定是精神上的富养。
不要因为女儿哭,就迁就她,否则很容易养出公主病。
比起千依百顺地娇纵,父母更应该引导女孩学会独立,带女孩见识更开阔的世界,用爱和理解,养出女儿富足的人格。

02、千万不要只给女儿买女孩的玩具
走进一个生活在幸福家庭女孩的卧室,相信里面一定堆满了各种女孩子的玩具。毛绒玩具、芭比娃娃、还有各种漂亮的小裙子……
千万别小瞧玩具对孩子的影响,父母给女孩提供的玩具,影响着女孩的选择,蕴藏着女孩的未来。
很多女孩在步入中学后,会给自己贴上不适合学习理科的标签。她们会发自内心的觉得自己在学习数学、物理等方面不如男孩子。
其实,许多科学研究已经证明,男孩和女孩在大脑的构造上并没有差异。那么,是什么造成了女孩们这种发自心底的自卑呢?
那就是从小生长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她还是个牙牙学语的小姑娘时,父母便开始不断地给她强化,你是个女孩子,女孩子应该听话、乖巧、温柔.....而玩具便是其中的表现。
女孩的样子,本应多元而丰富。谁说女孩就一定要温柔乖巧呢?
所以,比起只给女儿提供“适合女孩”的玩具,父母不妨给女孩提供她自己选择的玩具,引导女孩拓宽思维,勇于探索。

女孩需要爱的滋养,男孩需要尊重的力量。
男孩和女孩与生俱来的不同,决定了父母养育时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
只有用爱来滋养女孩的内心,用尊重来给予男孩力量,孩子们才能在人生路上勇敢前行,收获成长!
本文为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私信联系本平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