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娘上学后,日子里充满惊喜。发新书啦,排队出校门啦,喜欢老师啦,上音乐课学歌曲啦,当上小组长啦,就连每日从纷杂的人群中用目光搜寻到小姑娘那可爱的笑脸,都让人觉出生活的美好。
可是,这一次,不是惊喜,而是惊吓了。
20日-21日,余映潮名师工作室第一次研讨活动,我开始早上6点20分出发晚上7点半回家的生活节奏。第一天,平安无事。第二天,在手机上看到爸爸给小姑娘请假的信息,心头一凛:不是太严重的病情,我们的原则向来是不轻易让孩子请假的。听课间隙,发微信询问,果然有情况---小姑娘发烧了,准备住院治疗。下午的研讨活动结束,我心急火燎地往回赶。走进中医院,看见手上被白色胶布捆扎的小手,吊瓶在小小身躯的上方悬挂,心里一阵酸楚。
医生诊断为肺炎。有些不解。我们平时照看得比较精心的,两个孩子日常喝水量要比别的孩子大得多,饭食也很清淡,极少到餐馆吃饭,也很少吃零食,睡得很早,作息一贯规律。而且在我看来,女儿的身体比较健壮,比哥哥要省心些。上周六从奶奶家返回后,小姑娘突然咳嗽起来。爸爸判断说是晚上受凉了。于是熬了姜枣茶让小姑娘喝了四五天,咳嗽得少多了。这次突然发烧,竟然感染成肺炎,实在令人费解。到底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没有时间追根溯源。生活一下子变成了兵荒马乱的战场。由于我工作的变动和小姑娘的接送,我们的时间本就捉襟见肘,每一天精打细算到分秒,才能把工作生活上学安置妥当。小姑娘这一病,我们的家庭天平,严重失衡。上午8点半去医院,9点开始输液,四瓶。其中的爱奇霉素要滴得很慢,常常是上午输完已是午后两三点,接着下午的继续输。晚上9点还有一瓶。于是,必须有一个人请假陪护。中秋节的三天假期是不够用的,过完假期,我们面临着时间危机。
以此同时,学本课堂进入白热化阶段,中秋节的晚上就开始部署培训方案。教研员理所当然要冲到前头。我有些焦躁。好在张先生是个理性的人,他的课除了周二,基本集中在上午。他把课表发给我,我们商量每人看护半天,他上完课就回医院,我等他来就奔学本研讨去,这样尽量不耽误各自的工作。
日子就这样风风火火地过着。每当他匆匆走进医院,我就急急下楼骑了电车往库庄一中赶。秋日的风,尖利冷峻,寒意颇浓。尘土打在脸上,有些生疼。头发被清风刮得凌乱不堪,没了应有的从容。
蓦然,有桂花的清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醒脑怡神。哦,这本是丹桂飘香的季节,这本是金黄灿烂的季节。不管日子如何荒芜,大自然总在平静地馈赠。就像这桂花的香,就像这秋日的凉,就像与小姑娘亲密无间的日日相处。除却慌乱,在医院陪护时,感受更多的是美好。小姑娘情绪一直很好,活蹦乱跳,叽叽喳喳,兴奋得像只跃入麦田的麻雀。每日扎上针之后,在长长的等待里,讲故事,读拼音,学算数,做做游戏,对我来说,真是难得的闲适和放松。这,不也是岁月的馈赠吗?
日子,没有好坏之分,每一天都值得珍惜,每一种境遇都值得纪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