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合作学习与课堂文明
文明是指有史以来沉淀下来的,有益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以及公序良俗的总和。在汉语中,“文明”一词最早出自《易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易·乾·文言》)。在现代汉语中,文明是指一种社会进步状态。课堂既是传播文明的地方,又是学习文化的地方。文化是指一种存在方式,有文化意味着某种文明,但是没有文化并不意味者没有文明。合作学习的课堂文明主要指对行为和举止的要求,合作学习的课堂在关注文化的同时更加关注文明。合作学习的课堂文明主要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人本的。合作学习始终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之间的合作本身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合作学习首先是指向学生品德培养的,也就是在教育的前提下看教学,因而合作就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手段,合作本身是育人的目的。
二是公平的。合作学习强调课堂内人人有同等的机会,时时、处处体现公平、平等。课堂内鼓励全体学生共同进步,杜绝小组成员、班级同学之间的歧视,所有学习者之间要建立正相互依赖关系,形成协同、互助、帮助的学习关系,在学习中不能有人掉队。
三是理性的。合作学习课堂强调倾听和表达,要求学习者不论学习强弱把话说出来,把看法表达出来,通过理性的摆事实讲道理寻求正确的答案。课堂内杜绝老师或同学无端地或是野蛮的打断别人的发言,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更要防止老师的权威灌输。
四是尊重的。合作学习的前提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又以独立思考为基础。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表达出来的看法、理由、结论、结果是自己独立思考的,是自己真实水平、思维状态的呈现,而非别人强加的,思维过程不受别人干扰,别人可以以建议的方式对错误的结论进行纠正。
五是共赢的。合作学习强调学习者之间互助、互学,共同分享学习成果,体现互利共赢的团队精神,不提倡个人主义,在小组合作中杜绝强者大包大揽的个人英雄主义,坚决反对相互攻击、互相拆台的不合作行为。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组员的共同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