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官家小少爷,生于豪门世族,从小便才情绝艳,行事豪爽飒然,颇有些睥睨尘俗的文人气,是名扬四方的风流才子。父亲去世后继承了巨额之财,此后是饮宴游乐,仗义疏财,散金银如流水,却绝不考取功名迈入官场,钱银便是有出无进。可想而知,这般挥霍造成日后的穷困,以至食不饱腹,还写诗调侃自己“腹做千雷鸣”,冬日夜里苦寒难熬,和朋友在城外行走,歌吟啸呼,美其名曰“暖足”。这就是吴敬梓了。
有人说吴敬梓是败家,瞧不上他的品性。我却喜欢他,敬佩他。若是常人,少年时是一朵富贵花,天下的好东西都放在眼前手边,中年却缺衣少穿寒酸至极,由奢入俭的落差可是能像鞭子一般驱赶着抽打着人去逐利,而当时最好的逐利方法,不就是做官么。破落子弟吴敬梓偏不做,穷得叮当响还乐乐呵呵,能当了自己御寒衣物换酒与知己痛饮。我想他是个难得的剔透人物。穷,穷得乐呵,蝇营狗苟的官场,给多大官都不去!
这一生传奇,波折中便透出些耐人寻味的人事来。少年时看惯了趋炎附势的谄媚笑脸,道貌岸然的官僚们争名逐利的小动作,落魄后这人间的苦辣酸甜、人之复杂善变,更是见了个通透。《儒林外史》的诞生,契机已成。
这书的语言,值得读者去细细地琢磨咀嚼。句子是简洁的,绝无废言,情感是冷淡的,不痛斥,不煽情,而就在这些简洁的,冷峻的句子里,蹦出一个个活灵活现,面目清晰的人来。往往寥寥几笔,几个细微的动作表情,便让书里扁平地人物符号一下子立体起来了。
而最让我敬佩的文字特质是,笑中带悲,滑稽的背后是难以言说的凄凉无力。
就说说让我印象最深的第二回吧。周进已经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子了,依旧只是童生,自己的学生都进学成了秀才,自己哪还有颜面资格再教下去呀。在私塾中坐馆糊口,却被后辈嘲弄。周进是文人,被小辈文人嘲弄,心里有多凄苦憋闷。后来又换了饭碗,进省城又路过贡院。这里是周进的心结,是他可望不可及的梦想,能想象到他心里的百般感慨,在门口踌躇,想进又不想进的犹豫。而结果呢。“周进跟到贡院门口,想挨进去看,被看门的大鞭子打了出来。”他读了几十年书,也教出过秀才,可自己却窝囊得连贡院的门都进不了,还被粗人用鞭子轰出来。想象一下站在门口的周进,定是觉得被全天下抛弃了。“周进一进了号,见两块板摆得整整齐齐;不觉眼睛里一阵酸酸的,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的不醒人事。”这里是周进故事的高潮部分,年老如此依旧未获功名的辛酸渴望,被小辈文人嘲讽冷待的憋闷,所有的凄凉愤懑,都化成一声响,重重地摔落了。一个一头撞在号板上的老头,滑稽么?拨开滑稽的外皮,我只觉得心里发闷,我理解他。
对这一回,官方的解析定会说是揭露科举制对文人的毒害,对知识分子生存能力的弱化,说周进是皓首穷经、醉心功名的典型人物,我不想讲这些。什么毒害,什么腐化,这是社会,这是历史。
历史不评好坏。今天终将成为历史,今人哪来的资格论好坏。
在我看,科举制几乎相当于文人的精神支柱,科举制的壳子设置是好的,不过是内里弄得稀烂。入官场飞黄腾达如同今日找个编制内的好工作,荣誉、地位和金钱,哪个人不想要。人之通病,今人何必笑古人。书中的话说:“人生富贵功名,是身外之物;但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著性命去求他。及至到手之后,味同嚼蜡。从古至今,那一个是看得破的?”说得太好。人在,欲望不消。世谓君子者,不过是与自身欲望对抗相持,寻找平衡,终其一生接近所谓完美人格。吴敬梓就让我敬佩在这里——不是他终生不入官场,他曾考过两次,不过未中,所以说他是心灰意冷放弃了也好,恍然顿悟科举腐化也好,我们不是当局者,没有资格替他说——是他有欲望,却努力不被欲望所迷,拂开那些蒙在眼上的烟云,最后找到本真的快活,知道对自己来说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身外之物。
所以整个儒林外史的精髓思想,我不想说是什么讽刺封建,讽刺科举,讽刺小人,那样好像把整本书搞成一个工具,一个条幅,生硬得很,哪是吴老头的初衷呢。儒林儒林,一人一木,万木成林。儒林外史是一大幅画卷,画市井中浮沉的芸芸众生。小人物有小人物的狭隘鄙薄,也许追慕功名,也许趋炎附势,也许迂腐,也许凉薄,可同时有人心怀质朴的正直,善良,与相知。
人,可不是非善即恶,而是在黑与白交错联结的灰色区域里游荡。迂腐与善良,虚伪与坚毅,大可能矛盾地集于一身。
时代洪流激荡,历史认定的主角不断更迭。而关于人性善恶、情理的沉思,亘古不绝。
喜欢《儒林外史》,这是一本伟大的小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