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姐妹早餐车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在单位大门口,每天早上停着一辆灰色微型车,车身上喷着醒目的四个字“姐妹早餐”。餐车上配有包子、馅饼、土豆丝卷饼、豆沙饼、老婆饼,还有小米粥、八宝粥、豆浆等中式早餐。
每天早上上班时间,通勤车和私家车陆陆续续驶进单位院内。下车后,没有来得及在家吃早餐的人们,就奔向早餐车。提前把想好的要买的食物报出来,再去扫车身上的二维码付款,接过装好的食物,就离开了,整个程序很流畅。虽然早上人流很多,但是很少有拥挤的情况出现。
姐妹俩有明确地分工,一位在车下,迎接来往的顾客,并负责计算费用和收费。另一位在车上,负责将顾客要买的食物打包装好。姐妹俩配合得非常默契,待人也很热情。只是至今也不知道谁是姐姐,谁是妹妹,或者说,她们只是好朋友、合伙人。没有仔细去问过,只是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去。
起初,以为是她们自己加工食品,那要很早就起来忙碌,还要赶在上班时间过来销售,那得多辛苦啊。一次,想吃豆沙饼,结果说那天没货。顺着这茬细问一下,才知道她们是在固定的食品加工点提前预定,第二天早上去提货后拿到这里来卖。听到这些,我替她们松了口气。
每天营业的时间不足一个小时,有时生意好,半小时就卖光了。后来的人习惯性的望向门口早餐车停放的位置,空空如也。只有那已经走远了的路人手中若隐若现的早餐袋,证明早餐车曾经来过,只是自己来晚了而已。
习惯有时会形成一种潜在的依赖,有的人早上就想多赖床几分钟,不用考虑做早餐,反正单位有卖早餐的。有时,家里早餐吃腻了,想换换口味,总之,只要你想吃,在特定的时间内,姐妹俩和那辆小车就停在那里等你。
一段时间单位场地建设,不允许外来人员入内,更不允许这种流动式经营,着实让很多人感到不适应。每次车到院内,总想往大门旁边的位置看去,即使早上吃饭了,也惦记着看看早餐车来没来。还好春暖花开时,姐妹早餐的小车,又停在了那里,人们也自发的恢复到先前的状态。下车走过去,站在车门口的那位姐妹迎上来,点餐、付款、取餐走人,一切如常,大家都把姐妹早餐亲切地称为便民小吃。
可是,入冬后的一天,好像是立冬的前一天,当车子驶入院内,习惯性地瞥了一眼窗外,发现那里空荡荡的,连续几天都是那样。心里在想,是不是俩姐妹中有人生病了,还是家里有事,再或者是食品加工点有事没有营业,订不到货,所以暂时不能来了。单位的同事们有空闲聊经常会提起,临了都会说一句,不知道明天早餐车能不能来。
转眼立冬过去一个月了,已经到了大雪节气,每天早上早餐车的位置依然是空着的,人们一面接受着早餐车不再来的事实,每天硬着头皮爬起来做早餐。即使偶有起晚,也顺便从家里带上面包牛奶,或者路过早餐店吃上一口。一面又内心充满期许,从门口经过,总是习惯性地放眼寻去,依稀能看到昔日自己在那里买早餐、扫码付款的身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