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先生的《人间小暖》里的小品文《无事此静坐》突出一个“静”字。汪先生认为,静是一种气质和修养。
诸葛亮的那句千古名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我从小就特别喜欢,曾经一度非常认真地将“淡泊宁静”和“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分别作为座右铭写于笔盒的外壳和摘录本的封面。
现在回想起来,感觉自己过早的读到这句话,过早的把这句话当成自己的座右铭,似乎有点儿消磨自己的斗志,可能在某些方面有些消极的影响,尤其是对学生时代的我而言。
当然这也许是我的误解,可能我当时理解不深不透,只能领会其表面字义,而去稀里糊涂地实践吧。
我从小到大,一直比较平稳,平衡,学生时代从不调皮捣蛋,从没被留过堂,找过家长,成绩从不偏科,综合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工作后,家庭、工作、学习、生活、读书、写作等方方面面虽然都没有过高过大的成绩,但都比较平衡有序稳步地进行着,兼顾得还不错。有时候,想想似乎也得益于这句话吧。
“静思往事,如在目底。”这是汪先生所认为的最好的创作心理状态。就是下笔的时候,也最好心理很平静,如白石老人题画所说“心闲气静时一挥”。
关于“静”与写作的关系,汪先生分析得精辟入里,给我们启发良好。我觉得,心静则字静,字静则文静,文静则意静。既要如唐代高僧神秀般“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又要像田间农夫一样“勤拨心中野草”。
关于写作的风格,汪先生自然是推崇平淡的。他说,平淡好,但是平淡不易,平淡不是从头平淡,平淡到底。
其实,我理解汪先生的意思,他说的平淡是文章的至高至纯至真的境界,但达到之人真是凤毛麟角。看到过很多人谈到,文字要写得“淡”,但往往一淡就“寡”,那是因为大多数人达不到这个水平和造诣啊。
所以文章由繁浓到简淡,恐怕是所有真正写文章的人都必然历经的过程吧。个人认为没有人可以跨越或者超越这个阶段吧。
我想,包括汪先生本人,他创作之初的文章,我倒是没太注意,也没有读过,但我敢武断地认为,那时候他的创作不可能是他后来倡导的那样一种“淡”吧。
关于方言,汪先生提倡写作者要有积极的兴趣,并且在适合作品中恰当运用,势必起到足够好的效果。
对于这个观点,我个人是十分认同的,尤其是现在,我们的人进了城,语言体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无论如何一个人的“乡音”不能改,不能忘,那是人生的另一路血脉。
备注:
"与旸瑫同读一本书"活动的第5本书《人间小暖》(2):静思往事,如在目底
阅读时间:2019年3月12日
阅读页数:7-13页
注:本文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欢迎分享朋友圈,微博等.我已加入"维权骑士"版权保护计划.文中用图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
旸瑫,一个烹文取暖,煮字疗饥的生活家.更多交流请加微信6942145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