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吐鲁番篇——新疆旅游手记之十二

吐鲁番篇——新疆旅游手记之十二

作者: 路人甲_9342 | 来源:发表于2023-08-28 12:28 被阅读0次

            早上7点半上大巴,乌鲁木齐到吐鲁番173公里,一望无际的荒漠。快到吐鲁番的时候,我们发现公路左边呈现一溜儿稀稀疏疏的杂草带,杂草带过去是一溜儿寸草不生的荒漠带,荒漠带过去是一溜儿同样寸草不生的矮山带,矮山带过去是一片疑似大海的灰蓝色。大约10点45参观吐鲁番一个维药推销店,12点多麦西来甫风情庄园午餐,14点20参观葡萄庄园,16点游览火焰山景区约一个小时,17点50游览坎儿井约半小时。

            吐鲁番在突厥语中有“富庶丰饶”之意,在维语中有“低地”“都会”“水果多的地方”等意。它是天山东部一个状如橄榄的山间盆地,正好处在自治区中部,属典型的大陆性暖温带荒漠气候,强烈的日光照射和极端干燥的天气为瓜果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一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让我们馋了几十年,吃过吐鲁番的西瓜、葡萄和葡萄干才知道吐鲁番的瓜果真的比外地甜。

          吐鲁番盆地是车师国、高昌国故地,是中原王朝与匈奴、柔然、突厥、吐蕃、回鹘、蒙古人反复争夺的战略重地,曾先后归属于西辽、东察合台汗国、高昌回鹘汗国、准噶尔汗国、叶尔羌汗国等政权。从它的曾用名高昌、西州、火洲、交河也可以窥见中原王朝在它身上投下的历史印迹。

            吐鲁番市往东再过去10公里就是火焰山,火焰山在吐鲁番盆地北缘,是天山的一条支脉,号称中国的“热极”和“干极”,气象台正式记录到的最高气温是47.7℃(1986年7月23日)。多年平均降水只有16毫米,甚至终年不雨也不足为奇。

            五六千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留下无数条褶皱带,进而形成火焰山起伏的山势和纵横的沟壑。火焰山山脉呈东西走向,长100多公里,最宽处达10公里,海拔500米左右。海拔831.7米的主峰青龙嘴却被青松翠柏覆盖,四季常青。《山海经》中称之为“炎火之山”,隋唐时名之赤石山,《西游记》称之为火焰山,维吾尔人称之为克孜尔塔克(红山)。火焰山耸立在吐鲁番盆地中部,颜色以桔红、棕红色砂岩和泥岩为主,周边为农田绿洲。

            在炎热的夏季,火焰山裸露的表层在太阳烘烤下温度可达75℃,沙窝里可以烤熟鸡蛋。火焰山虽然高温难耐,但火山体却又是一条天然的地下水库大坝。正是由于火焰山居中阻挡了由戈壁砾石带下渗的地下水,使山体北缘形成一个潜水溢出带,有多处泉水出露,滋润了鄯善、连木沁、苏巴什等数块绿洲。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言犹在耳,但不见当年唐三藏和孙悟空,也不见铁扇公主和牛魔王,唐僧用过的拴马桩还在吗?唐僧上马的踏脚石还在吗?那峡谷对面高峰上的长嘴八戒石还在吗?穿过清凉的西游文化长廊,走进更清凉的地理文化厅和高昌名人厅,走出名人厅,那根高12米、直径0.65米的金箍棒赫然耸立在太极八卦石上,金箍棒上显示是67°,那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度计,曾获吉尼斯世界之最。

     

          从八卦石旁边往上,又到了外面,有一组“三借芭蕉扇”群雕,照相的人很多,群雕右边再往前,还有铁扇公主和牛魔王的铜雕,时间不够,只好原路返回了。

            坎儿井古代称作“井渠”。主要原理是人们将春夏季节渗入地下的大量雨水、冰川及积雪融水通过山体的自然坡度引出地表,以满足当地生产生活用水需求。不同地区的坎儿井构造上有其不同的地域特点,一个完整的坎儿井系统一般包括了竖井、暗渠、明渠和错现(小型蓄水池)四个组成部分。

            新疆坎儿井起源大概有三种说法:

            ①起源于波斯(维语karez与波斯语拼读俱同);

            ②起源于中国内地;

            ③维吾尔先民自己探索发明。

            坎儿井普遍分布在中国新疆吐鲁番、哈密、昌吉、和田、阿图什、库车、乌鲁木齐等地,以及亚洲中西部和非洲北部新月带诸国,欧美如西班牙、意大利、塞浦路斯、墨西哥、美国、智利、秘鲁等国也有极少量分布。

            吐鲁番坎儿井按水文地质条件和分布可分为山区河流补给型、山前潜流补给型、平原潜流补给型三种类型;根据坎儿井分布地域的不同及其水文地质的差异,又可分为沙坎和土坎两类。其构造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即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归纳起来,坎儿井有以下五个优点:

            ①自流灌溉;

            ②减少水量蒸发损失;

            ③避免风砂掩埋;

            ④水量稳定,水质好;

            ⑤施工技术要求不高。

            新疆共有坎儿井1784条,其中吐鲁番有1237条,长达5000多公里,我们游览的坎儿井乐园在高昌区亚尔镇亚尔村,其中的米依木·巴依坎儿井总数达440眼,井深平均75米,灌溉面积达数万亩土地。这个井区是1720年挖掘的,距今有三百多年历史。

            进入地下两米以至十几米深的坑道,可看到脚下玻璃罩着的蓝色清澈的流水。每隔一段距离就一个深井,上仰天光,下瞰泉脉,井井连通,下面流水,上面走人,我们这些五零六零后很自然地想起了那个年代百看不厌的电影《地道战》,兴奋得不能自已。

     

        走出暗井坑道,汩汩的流水,高高的白杨树,青青的葡萄架,让人眼前一亮,让人心旷神怡。

    (2023.8.26.17:20~8.29.9:25.初稿1925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吐鲁番篇——新疆旅游手记之十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dug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