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自习课上,我在教室溜达一圈。发现好几个同学坐在座位上拿着课本漫不经心地翻阅着。与其说是在看书,不如说在打发时间。算起来,离放寒假只有13天时间了,时间很紧张,学起来应该有紧张的状态才对。
我走过去,问:家庭作业都完成了吗?学生说:还有一点。说着,低着头在抽屉里翻着,好不容易在杂乱的抽屉中捞出一张皱巴巴的试卷。作业东一点西一点的涂划着,看得出,完成这点都已经尽了洪荒之力了。
至于此刻,勤奋学生都埋头苦学的自习课上,自己该干什么,真是无所适从了。倘若不是班主任守着,起码还可以聊聊天,扔扔小纸条,做做其他小动作。然而此刻,只有干坐着,等待下课铃声的响起了。
我不禁同情起这些学生来,能这样一言不发,啥事不做干坐着等下课,还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呢。而且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其实,他们并非不聪明,只是因为知识的脱节导致跟不上正常学习的节奏,然后慢慢地放弃了。这类同学,往往很不自信,在老师面前很有畏惧感,生怕老师的责骂。他们面对老师的眼神是闪躲的,言语也是毫无伦次。
我决定给他们额外安排点事情做,让他们生活也充实点,也让他们对自己恢复点信心。当然,数理化学习确实需要基础,知识不能脱节,可语文,政治,历史是可以花时间就能学好的呀。班级书柜里有上百本书,倘若把这些书籍看完,一年也收获不小吧。
从这周起,我要求这几位同学能每天练一页字,每两周阅读一本课外书,每周写一篇文章记录自己的生活,每天跑步2公里。无论是自习课,还是其他课,都不允许睡觉,有时间就练字和阅读,每周一检查。
布置完,我看到孩子黯淡的眼神似乎有了些许光亮。我希望,他们能尽力做好自己的事,我更希望,不管成绩好坏,他们都能抬起头来走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