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一同学,喜欢练毛笔字,
花了好长时间,
终于写得一手漂亮的字。
有次我们几个人聊天,
就聊到了他学写毛笔字的事。
有个人问,“你练毛笔字有什么用?
平常抄写东西又不写毛笔字,
还不如练钢笔字好,
考试要是有一手漂亮的字肯定加分不少。”
那位同学就有点尴尬。
我就解围,“也不是每件事都要讲实用吧,自己喜欢做就好吧。”
说到练字,我想起了
高中时代老师们经常说的一句话,
“你要是字写得漂亮一点,
就会有很多的隐形加分,
比如语文有些主观题给你3分可以,
给你4分也可以。
如果你字很漂亮,
改卷老师一般都给4分的。”
字写得好,能多得几分,
这是我们练字的原因。
高中时我们练字练了很长时间,
暑假练,寒假练,在学校也练。
有写田字格的,有写米字格的,
有临帖的,几乎每个人都在练字,
只为能多得几分。
语文老师也偶尔在课上表扬
某位同学最近字练得不错,有改观。
练字的风气,弥漫了整个高中时代。
可是,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大多数的人提高很慢,
甚至有些人没有提高,
简直原地踏步,
纯粹在做无用功,比如我自己。
是不用心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吗?
我不知道。
上了大学,一下子放松了,
不会再去考虑一两分的得失了,
练字也只是某些人的兴趣。
我班里有位同学,喜欢练字,
上选修课时他会拿出字帖来练,
课间休息也会偶尔练几笔。
一个月后,他的字已经漂亮到我只留下羡慕的眼光了。
可以说,他进步神速。
我问他,你是怎么做到的?
他说,我也不知道,
我高中练了一年字都没有练成我现在的效果。
我突然就像被砸了后脑勺一样,
然后说,“也许你现在比较放松吧。”
后来我想起这件事,
发觉不是这么简单。
高中练字,是带有很强的功利性的,
很浮躁的,每个人都想快速练成一手漂亮的字,
然后期盼语文作文能多得几分,
于是每次练字都是快速完成,
仿佛任务一般。
而在大学那些练字的人,
只是喜欢而已,
就是想练得一手好字,
没有考虑它的实用效应,
这样子相反就没有那种焦虑感,
练字时更容易投入进去,
也就更容易进步。
02
现在的社会,
每个人都在强调“有用”“实用”,
那些无用之物就被慢慢给丢弃。
“我对画画感兴趣。”
“画画有什么用?能当饭吃吗?”
“我想看网络小说。”
“看网络小说有什么用,能保证你语文得高分吗?”
“我想学唱歌。”
“你能唱好吗?能像其他歌手那样赚钱吗?”
我们似乎从很小的时候
就开始接触“有没有用”这个词,
我们所遇到的人事物,
都被身边人以及自己习惯性地分为两类——有用和没用。
学英语是有用的,玩游戏是没用的;
学乐器是有用的,看漫画是没用的;
补习班是有用的,养植物是没用的。
我们总是以“高分,赚钱,有权”为一种衡量标准,
如果不能得高分,不能赚钱,
不能有能看得到的好处,
短期没有成果,看不见利益,
那我们就被告知不要去弄这些没用的玩意。
实用主义,就这样子种在了我们心里。
就像易中天教授在一次做节目的过程中
和主持人谈到了历史话题,
主持人就问他历史有什么用。
有什么用?多大一种讽刺?
还好易中天教授水平高,
说了这段话,
“如果你非要问历史有什么用,
那只好告诉你,历史没有用,
因为当你一旦认为学历史是有用的
会持一种实用主义态度去对待历史。
实用主义对历史有着最大的损害,
比如,影射史学、牵强附会、以古鉴今……”
可见,实用主义在某些地方真的不合适,甚至产生一种祸害作用。
03
讲求实用、实效本来无可厚非的,
实用主义也确实为生产生活
节省了时间、精力、成本等。
相反,如果所有的人都把自己的精力
集中在不会产生任何实效的事情上,
比如,科研、艺术、文化,
那这个社会运行成本当然也是非常高的。
可是,但我们不能因为实用这种标准
去否定一些兴趣爱好。
练毛笔字的确一时半会没什么用,
但别人喜欢做这件事,
能享受到其中的乐趣,
不是也挺好的吗?
很多同学说,学校所学的知识无法使用,买菜要用微积分吗?
大学一结束很多知识就没用了。
其实,这也是一种实用主义,
仅仅把知识简单粗暴地等同于实用,
陷入了实用主义误区,
要知道我们在学校学的除了知识以外,
还学的更是一种知识背后的思考方式和思维能力。
其实,有时候我们都应该走出实用的圈子,
做一些闲事,看会儿闲书,做一个闲人。
很多看似无用的无聊闲事,
会让我们更加开心,
活出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就像王小波所说:
“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
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人生不是拿来用的,
就像周国平在《闲适》所言,
“世上有味之事,
包括诗,酒,哲学,爱情,往往无用。
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
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
终于成一无用之人,
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