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家校合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这几年的观察发现,我校在家校合作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
1.学校没有取得绝大多数家长的信任,所以,主动支持、配合学校工作的家长不多。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学校想利用好学校的读书场所,开展了“周末亲子共读”活动,号召家长与孩子共读、共分享,以此浓厚阅读氛围,推动学生的深入阅读。可是,举行了半年多了,还有很大一部分家长没有参与进来,以各种事由不参与。我想,这里有家长关于阅读观念薄弱的因素,也有学校的整体工作没有得到所有家长信任的原因。
2.学校没有引导家长委员会发挥出应有的职能。现在家长委员会更多的是安排家长义工,协助教师做好安全护卫工作;做好学校基金募捐资助工作,以及其他事物的协商工作。其他比如筹集资源服务学校的工作,参与学校的管理决策工作等就比较少了。
3.学校没有充分利用好家长资源来服务学校工作。几千个家长,来自各行各业,应该有很丰富的资源,可以用来服务学校、学生。比如课后服务时间,可以让家长来开设兴趣班,可以提供一些基地让学生参观等。
4.学校没有系统的培训家长。我们是属于城乡结合的学校,大多数家庭是进城务工的,所以,家庭教育观念比较落后,这就需要学校能够组织教师对家长进行系统的培训,提升家长的育人观念。
二、学校在推动家校合作上哪些措施比较有效
目前,学校在推动家校合作上比较有效的措施有以下几点:
1.组建了各个层级的家长委员会。有学校层面的,有年级层面的,也有班级层面的。并且各个家长委员会还算发挥了一定的职能。比如学校的家长委员会,上学期,我们通过家长委员会继续募捐了“教育资助基金”,帮助、看望了二十多名困难家庭的优秀学子;还设了“家长爱心岗”,让家长参与课间的猜谜活动,让家长协助管理放学路队,保障学生安全。班级的家长委员会会帮助班主任收取班费,购买一些奖品等。
2.组织学校的“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不定期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对培训家长的育人观念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业。比如第一期是由我主讲的《阅读,点亮美好人生》,在10月份刚刚进行的第四期是由钟莉琴主任主讲的《如何提高父母的执行力》等,都得到了父母的充分认可,纷纷表示这样的讲座要继续开办下去。
3.父母进课堂活动。新教育实验倡导父母们要走进课堂,用自身的特长给学生讲课,起到和老师一起育人的效果。所以,我们学校近几年每学期都会组织父母进课堂的活动。包括“故事爸妈进课堂”“特长爸妈进课堂”等,有种植经验的父母给孩子们讲解如何种植各种蔬菜,各班在劳动基地的蔬菜有了家长的指导,种植得更好了,同时学到了很多科学知识。当医生的父母给孩子们讲解如何预防流行感冒等。
三、作为学校管理者打算如何深入推进家校合作行动
接下来,如何进一步推进家校合作行动呢?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1.改变家长会召开的形式。以往的家长会都是老师召集全班的家长一起来开,讲一些班级管理大体上的思路,学科要求等。其中的弊端是没有针对性,来开家长会的父母没有得到有效的指导。所以,为了破除这些不足,我认为可以分类召开家长会。比如成绩较好的家长一起来开,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家长一起来开,很需要家长拉一把有学生家长来开,特别调皮捣蛋的家长一起来开。这样,相同类别的人在一起,也更加平等,有共同语言,可以采用座谈的形式进行,教师的指导建议也将更加有针对性,能确实帮助到每一个家长。
2.成立家长学校,采用积分制,实现孩子家长共成长。学校聘请相关专家对所有家长进行系列的培训,六年学完,满一定的学分,家长才能毕业,真正实现孩子与家长共学习、共成长。
3.以阅读为翘板,联通家校合作的路径。首先通过教师这个联结人物,让家长明白阅读的重要性,并通过班上阅读工作的开展,孩子因阅读而改变的实效,取得家长的信任。然后逐步开展教师与家长的共读活动,主要共读有关家庭教育的书籍,比如《正面管教》《非暴力沟通》等,让这些书籍能直接解决家长的育人问题,自然能让家长尝到阅读、成长的甜头,慢慢地就会重视孩子的阅读,也会支持学校的工作。
4.夯实学校各项工作,争取在学业成绩及各项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加大宣传力度,取得更多家长的信任与支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