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那个猴子捞月亮的故事吧?我们都知道,不管小猴子智商有多么高,能力有多么大,人际关系有多么广,意志力有多么强,它都不可能把月亮从水中捞起来。可生活中,谁没做过几件“水中捞月,白费劲”的事呢?或者此刻又有多少人正在不遗余力的“捞月”呢?
这种现象正是我们当下社会的通病:一边忙碌一边焦虑
曾几何时,我听到的是“忙点好,忙起来充实”,可现在,大家都很忙了,却越忙越焦虑。越来越多的人,就像上了发条的陀螺转个不停。忙来忙去,到头来发现原来都是在白忙活,有成效的事没几件。如果意识到白忙了,倒也好,大不了重新来;怕的是,忙得毫无意义,身心疲惫,患上焦虑。
什么导致了“白忙”
我一直都坚信,任何事都有两面性。现在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好处自不用说,可坏处也是大大的,如果不清楚自己的问题,不是带着问题找寻信息,那么势必被信息迷得眼花缭乱,不得不重蹈“小猴子摘桃子”的下场了,这也摘,那也摘,一边摘一边丢,忙了一天什么都没得到。
另外一种,只看到现象,没有深挖背后的本质问题,虽然努力很久,却收效甚微。
像做这种没有产生价值成果(有价值的输出)的事,就是“白忙”,做的越多,越失败 。
蛮力和努力用在对的方向上是螺旋上升,用在错的方向上就是自拖后腿。
如何破“白忙之路”
首先要界定问题,这是麦肯锡公司提出的高效工作方法第一步。我觉得不管工作也好学习也好,对于个人的自身问题等等一切问题,都要首先分解问题,找出我们当下最先应该找出答案的问题,这就是界定问题。比如:阅读的重要性,这样的问题太大,而分解问题呢,就是把这个分出几个小的议题:阅读能给一个人带来什么样的改变?;有多少成功人士喜欢阅读?…..我通过阅读获得了什么?等等,这样细分问题,明确问题。对于工作,通过这么细分,能找出关键问题;对于个人成长问题,通过追问自己,基本能理清自己的大方向。
然后才是努力找出解答问题的方法或者学习解答问题的技能,这时候寻找信息就有针对性了,目的感明确,不会被随处收割注意力了。这样找出的信息是当下最有用的。如果你是学习一项技能,带着问题学得更快更好,读书也是,总之,只有先搞清楚问题,才能做对事,也就是先找出“正确的问题”再“正确地做事”
二者千万别搞反,我们很多人往往都还是一遇到事,一头就扎进去了,先干起来再说,摸石头过河。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缺的不是工具,是如何针对不同问题使用不同工具的能力,而如果你先胡乱装了一堆工具,却不知道该具体用哪里,就点本末倒置,白忙活;而针对问题需要准备工具学习使用工具方法才是事半功倍的高效方法。
如何具备“事半功倍”的效率?
从“议题度”高的问题开始,用少的的时间达成有意义的成果。找出你当下最想解决的问题,开始分解问题,从这些小的议题中找出最简单的,开始完成,遇到问题,有针对性的收集整理分析信息,迅速完成这个问题,形成一个流程,然后多次重复这个流程,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提升。这也是现在很多老师都提倡的刻意练习,一件事必须多次重复,才能形成脑回路。否则,用不了多久就会忘掉,还是个白忙!
所以,一定要先明确问题,再找解答问题的方法和工具,请你试试看吧,这么做事肯定会让你少走弯路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4115222/bc0f1fd66b8375ef.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4115222/ed4f9c314562549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