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是一场考验
2020年寒假,一场疫情来得让人措手不及,举国上下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2月17日开学在即,疫情仍在持续,于是网课应运而生。屈指算来,这场网课已经持续接近三个月了。师生相遇云端,完成互动教学,这是前所未有的体验,无疑让人感悟颇多,也产生很多思考。对付疫情,我们都是战斗者,而做为教师,我们当守职责。上好网课又何其不是一种考验呢?
1.网课是一场信息技术使用的考验。
作为教师,当意识到网课不可避免,不免有点心慌意乱,手忙脚乱。因为宅在家里,教学资源欠缺,设备不全,网课技术不娴熟。我像大多数同仁一样开始摸索怎样上网课。好在有同行的先生教高三,义不容辞率先做了示范,而我充当他的学生,我们反复演练了数次。用的是App腾讯课堂,腾讯会议。然后在这个摸索过程中,我自己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下载APP,从手机转换到电脑,从这个空间腾挪到那个空间。慢慢的,就熟悉起来。等到自己正式上课的时候,我又自己建Q群,然后找先生,找朋友,反复练习交流,直到妥当才正式上课。
很显然,正是由于这样的形式所迫,让我们摸索探究,学会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实施网上互动教学,和学生相约,也在网上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这是以前无法想象的。可以说,这样的考验还是很能促进教师成长的。
2.网课是一场学习习惯的考验。
宅在家里,要保持规律有序的生活节奏,实在是不容易的事。作为是成年人的教师,做起来可能相对容易些,但对于学生来说,是极难的事情。这就是对家长对孩子是否能自律的一场考验。俗话说,"越自律越自由",如果能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管理好自己,管理好时间,那么网课过程也会是顺利的,而且有的孩子也会乐在其中。
家长工作再忙,家务再繁琐,也要全家总动员一起保持正常的作息和生活节奏。有的家长可能会制定作息时间表,建立一些生活中的小秩序,并且身体力行给孩子做榜样。但有些家长因为这样会那样的原因,是不能做到帮助失控的孩子重新找回生活的节奏感的,所以难免失控。而老师隔空喊话鞭长莫及。所以这场网课中,自律的学生学得轻松自在,游刃有余。习惯差的学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后自然掉队越来越远了。
3.网课对老师改作业的挑战。
比起在学校面对面的辅导,交流和指点,网课的作业处理要艰难得多。第一,关于作业,设计之前,我会通读整个单元,把握重难点,目标,然后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布置相对应的口语和笔试作业,并且做到年级统一。第二,关于作业上交方式,我首先选择的是微信小程序打卡。这个打卡有一个优势,就是所带三个班都在这个程序里打卡,同学们彼此可以看到作业,并且互相点赞和评论。但有一个弊端,少部分学生会直接抄别人的作业答案,据为己有。这样一个多月之后,我又转移作业阵地到QQ群上传。这里的优势是可以用红笔改作业,学生可以看到错在哪里。但是,因为彼此看不到对方的作业,而且家长也看不到,所以有的孩子自然就选择不交作业,成了漏网之鱼。
第三,关于改作业。三个班的英语作业让每天眼睛看得浑浊不堪。因为他们交作业的时间点都不一样,所以要随时查看,称得上是夜以继日,对视力也是一种考验。关键是老师辛苦改完作业要求订正,把作业打回去基本上大部分同学就是不订正的。这种互动反馈,极难沟通到位。第四,催交作业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尽管学校要求有的孩子因为特殊原因不要催交,我们也能理解和包容,但是,就怕我们的理解包容成为部分家长疏于监管孩子和孩子趁机逃避作业的借口。两难!
4.关于网课备课的思考。
这一次网课,我们有幸由集团提供了微课教学视频,为我们上网课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微课老师精心设计的极品课程让也给我们提出了思考。他们用了大量的时间精力研讨和实施,掌握了很多上课的技巧,不遗余力的打造每一节课。对我们今后的微课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和示范作用。除了观看微课,参考微课,我自己都是头一天把需要上的课内容反复研读,确定目标和重难点。然后根据目标把作业先设计出来,反复推敲琢磨。第二天上课做到心中有数,不慌不忙。因此我每一篇课文做了详尽的笔记,并且讲课的时候会把这些笔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把握重难点上不会有困难。同时英语网课教学也不能是哑巴英语,所以我在备课设计作业上,提供了大量他们口语练习的机会。
但网课备课是有局限性的。目标制定有时考虑不周全,因为有时间限制和场地限制。有时不知道学生的反馈如何,讲解过快或过慢。网课对语言运用要求高,必须少重复,也没有线下课堂师生互动的随意性。再者,老师对学生状态不清楚,无法适时针对性调整教学计划。
总之。上了网课,感慨颇多。有利有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