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生活与缺憾——读村上春树《国境以南太阳以西》有感

生活与缺憾——读村上春树《国境以南太阳以西》有感

作者: 苏君 | 来源:发表于2015-12-10 20:47 被阅读0次
国境以南太阳以西

一点闲话

最近看了一个有关村上的讲座视频,主讲人中有Jay Rubin教授(村上多部作品的英译者)。他提到他向村上分享自己读他小说的见解时,村上的回答不外乎两种,“这很有趣”或是“你想太多了”。村上也曾一再强调自己写作只是为了自己而已.尽管我们也许永远得不到一个所谓“正确答案”,但这亦不妨碍我们对他的小说做出我们自己的解读。我相信这会是更有收获的体验。

国境以南太阳以西

由于之前读的《海边的卡夫卡》太长,这次便想找一本稍短一些的来读。最终选择了这本名字最为吸引我的。

故事很简单。主人公初是一个生活“完美”的人:身为两家酒吧的老板,有车有房有钱,妻子善解人意,两个女儿也都十分可爱。然而他却总觉得缺了什么,直到他见到自己少年时的最亲密的朋友岛本时,才知道自己到底缺了什么,并义无反顾的决定为了她抛弃自己的一切。但最终在他们一起度过了美妙的一夜后岛本突然消失,将初留在了无尽的沙漠之中。

这本书是有关缺憾,或说空白的书。初无论何时都带有缺憾,也一直向往着弥补这份缺憾,却永远也无法做到。最终只能向生活妥协,服输。在岛本消失后,初感觉到了这种无法言喻的痛苦和悲凉,心中无限挣扎:

……而这样的状态是不能永远持续下去的,无论怎么考虑都是不对的。我必须负起作为丈夫作为父亲的责任,然而实际上又全然无能为力。幻想总在那里,总是牢牢抓住我不放。

最终他决定重回生活,不过这时的他已经不是原来没有重见岛本时的他了:

将我团团围在中间的岛本的幻影和余音开始缓缓淡化撤离。眼中的景物似乎多少恢复了色彩,行走在月球表面般的寂寥无助之感逐渐收敛消遁。我就像隔着玻璃目睹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一样,朦朦胧胧地感到重力在发生微妙的变化,紧紧附在自己身上的东西被一点点一片片揭去了。
大约与此同时,我心中原有的什么消失了,断绝了——无声无息地,然而决定性地。

这是梦想的消失,“能达到圆满”的梦破灭了,最终留下的只有一个永远带着缺憾的自己。

幻想已不再帮助我,已不再为我编织梦幻。空白终究是空白,很长时间里我将身体沉浸在空白中,力求让自己的身体适应空白。那是自己的归宿,必须安居其中。而从今往后我势必为别的什么人编织梦幻了,对方要求我这样做。我不知道那样的梦幻到头来具有多大作用力。但是,既然我企图从当下的我这一存在中觅出某种意义,那么就必须竭尽全力继续这一作业,大概。

我们可以想象初以后的生活:继续做着酒吧的老板,每天上午送大女儿去幼儿园,回家与小女儿玩耍,和妻子关系和睦,相互理解。他可以伪装的很好,可以让所有的外人嫉妒,但别人不知道的是他内心的空白将永远无法弥补。

回到标题,在书中,”国境以南“是一首纳特·金·科尔所唱的歌曲,这是初和岛本最初对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他们总以为国境以南有着难以言喻的东西。不料当他们长大成人后,才发现”国境以南“原来只是指墨西哥而已,不禁大失所望。象征意义的层面上,“国境以南”是一个可以到达却并不完美的地方,指的是初的妻子有纪子,亦或是他现在的生活。

而“太阳以西”则是所谓的“西伯利亚癔病”。相传常年住在西伯利亚的人会得一种癔病,无休无止的向太阳以西跑去,不吃不喝,最终死在路上。这是一个完美却永远无法实现的梦,比如岛本。

书的内容到此就结束了。依然是流露着一股村上式的孤独与无奈,致使我读完之后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眠。生命如此之短,你是会选择在“国境以南”安心的活在缺憾之中,还是在追寻“太阳以西”的路上越走越远呢?我想这是一个永恒的问题。

小说很短,再次推荐给没有读过的同学们。其实文中值得研究的细节之处很多,比如岛本与初做爱时采用的特殊姿势,信封的消失,初的另一个女友泉等等。

《国》的文学价值也许不如《海卡》,但我个人更喜欢《国》的风格和气氛。大概和我是一个很消极的人有分不开的联系吧(笑

最后,用书中我最喜欢的一段话结尾:

有时认为一切最终不过是逢场作戏罢了,我们不外乎在一个接一个熟练地扮演派到自己头上的角色。所以,纵然有什么宝贵东西从中失去,恐怕也是可以凭借技巧而并无大错的度过一如往日的每一天的。

参考资料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2353321
Jay Rubin 《洗耳倾听:村上春树的世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活与缺憾——读村上春树《国境以南太阳以西》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edy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