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说很多人一生就输在:“ 对新生事物,第一,看不见; 第二,看不起; 第三,看不懂; 第四,来不及。”虽然我马上就是"奔四"的人了,依然两手空空,但是有个优点就是看到什么新生事物都要试一试。就教学而言,天生对新技术有好感。
这些年翻转课堂理论盛行,我也一直将信将疑,做过几个微视频也大多为了参加一下比赛。因为今年班级作为智慧课堂试点,也给了我一个认真思考翻转课堂的机会。
翻转课堂要解决的就是大规模教学的统一性与个体教育需求的个性化的矛盾。利用微视频的帮助,把学的过程放在课下,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方式的选择,可以快速浏览,也可以反复回看。这对于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尤为重要。把练习、展示的过程放在课堂。老师因为没有了教的负担,可以花更多的精力来个别辅导、反馈。所以简单地说翻转课堂就是把传统教学的“课上学,课下练"变成了"课前学,课上练”。它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大规模教学环境下的“个性化"问题。
然而翻转课堂在大部分地区仍处于”讨论热,应用冷“的局面。其主要原因,一是教师不乐意,二是家长不放心,三是条件跟不上。
一、教师不乐意。正如前文引用马云的话,大部分老师对新的教育理论是排斥的,跟着喊喊口号可以,要是做起来,还是老方法熟练,还是老方法放心,这也就是人们经常批评新课改用的那句话“新瓶装旧酒”。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负担也的确不轻,哪来时间天天录视频。熟悉的教案,熟悉的课件,还是熟悉的味道好!
二、家长不放心。从有网络普及开始,网络往往被人们渲染成“洪水猛兽”,家长看孩子拿一本书,心里才踏实,要是拿着个手机,心里总是难免七上八下。所以很多家长打心里对孩子用平板学习是抵触的。
三、条件跟不上。学生需要学习终端,课堂使用需要硬件支持,这方面的普及还需要一些时间。虽然也有专家提出QQ群+家长手机的“玩法”,但是实际操作起来还是会带来很多的不便。
如果班级配置了智慧课堂系统,那么后面两个问题基本解决了。首先终端和平台都不是问题了,其次智慧课堂使用的平板是定制的,可控的,在这种情况下,家长的抵触情绪也会小很多。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教师的能不能主动使用。如果教师不改变,所有的计划都会落空。
就英语课而言,我希望用一种最省力,最简便的方法去翻转。古人讲“大道至简”,讲的就是越简单地的东西往往越有生命力的道理。
一、教学视频来源。自己制作视频太费时间,国内各种微课网站视频同质化倾向严重,质量良莠不齐。我的做法是从海外网站下载微视频。由于国外翻转课堂应用早,各种微视频应有尽有。特别对于英语学科来说,还增加了学生接触纯正外语素材的机会。为方便学生观看,可以适当添加解读和字幕提示。
二、教学素材。我选用科大讯飞的电子课本。科大讯飞与合肥教育云平台深度合作,推出的电子课本融朗读,批注,拓展资源为一体,可谓“一本在手别无所求。”
三、教学平台。因为班级配置的就是讯飞的智慧课堂系统,后台系统也来自于科大讯飞,总体来说对大数据的挖掘是非常完善的。
四、补充资源。因为智慧课堂使用的终端是封闭权限的,但是可以申请加入其他一些实用的app,如一起中学,知米背单词,读伴儿图书馆等。
至此,简易的翻转课堂资源准备好了。下面以外研版七上M1U2为例,简述上课的过程。
一、前期准备
1. 学情和教材分析,确定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 任务列表2. 准备视频素材,加工微课资源。
推送的微视频3. 通过作业平台,推送进阶任务单
课前任务单二、课堂流程
1. 学情反馈。通过大数据学情库,精选学生普遍错误的问题讲评。
学情分析2. 阅读检测。快速阅读,完成教材中的读后填表任务。
读后任务3. 进阶阅读。快速阅读,了解文章的大意并完成阅读判断题。
进阶阅读4. 阅读运用。变换人称,转述文章内容,巩固人称代词的使用。
5. 写作练习。完成书本写作练习,并运用修改符号互评文章。
写作练习 运用修改符号修改文章6. 习作评讲。
习作评讲三、反思
1. 翻转课堂的生命力在于个性化教学,在听课老师占满教室的情况下,个别指导很难落实。
2. 课堂指令语的准确性、有效性仍然不足。
3. 课堂常规管理中要增加平板管理规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