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幅我很喜欢的画。
今天不谈艺术价值,说点其它角度的。

蒙克的呐喊,这幅画在艺术上的成就不是今天要讲的重点。
我更加在乎一个作品跳脱出它的时代,能给后世带来哪些影响。
艺术方面,安迪沃霍尔都要向其致敬
2014年,沃霍尔版《呐喊》卖出550万美元

这幅画还有个小插曲
1984年,当安迪沃霍尔重绘蒙克名作《呐喊》时,因这幅画的版权问题被挪威奥斯陆政府告上法庭,这场官司也最终以安迪沃霍尔的败诉告终。
这幅画还给当时的人普了普法,一定要重视版权问题啊!!!
流行文化它也从未缺席
上面提到在艺术方面对后世的影响可能对一般人没太大影响。
但是在流行文化上,它可是站稳了脚跟。
我来挑几个有影响力的说。




互联网时代网民的宠儿。
在今天这个背景下看待这幅画才有意思,
这幅画在当下十分具有互联网精神(开放、平等、协作、分享)
在google上搜索“呐喊 恶搞”会出现这些。

你会发现你能想到的基本都会出现在恶搞作品里。
辛普森一家、海绵宝宝、口袋妖怪......
这么看,这幅画简直是太包容。
而且,
呐喊还存在于emoji表情里,每使用一次“😱 ”都是在帮蒙克进行二次传播,
如果他还在世估计赚翻了。
《呐喊》的伟大之处在于对之后的流行文化以及互联网文化的影响,现在看来是艺术和流行文化恰到好处的结合。也使得在互联网时代,艺术变得更加普世,每个人都能参与进来。因模仿致敬或恶搞的次数多,也产生了“画火人不火”的现象。
这是本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