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江怀古
马戴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马戴,晚唐著名诗人。因直言上谏,被贬为常阳尉(今湖南常德),期间创作了楚江怀古三首组诗,时间大约为847-859年。
此诗为其一,通过描绘洞庭湖的美景,借景抒情,怀念屈原,抒发自己壮志未酬抑郁不平之心境。“清微婉约”是这首诗的特色。
最为人称道的是颔联,“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有名家甚至认为此句为晚唐之最。
前者为听觉,哀哀猿鸣,撕心裂肺,进一步渲染暮色将尽,露重寒湿的孤寂氛围。
后者为视觉,一人一舟,在雾气沉沉的湖中泛游,四顾茫然,望不到故乡,看不到希望,耳旁只有声声猿啼哀戚,好似坠入一个不见天地的崖底,心,也随之一点点冰凉。
此二句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画面充满立体感。可任由读者加入自己的经验体会,结合诗篇的意境,充实字面之外的心灵感受。这就是余音袅袅之意味所在吧。
诗中多处意象出自《楚辞》。
关于洞庭树,楚辞中云:“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楚辞·九歌·湘夫人》)
木兰舟,木兰树制作的船。云中君,指云神,代指屈原。二者均在楚辞中有涉及。
最后四句“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也比较有意思,看着有点眼熟,原来和著名宰相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有几分相似。
《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相比气势磅礴的大海,洞庭湖显得更加秀丽,同时又更有历史底蕴。故而整首诗在气势上虽不及《望月怀远》,但自有它的“清微婉约”之风,令人回味无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