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解决80%问题的能力
沟通
80%的工作和生活问题,都是沟通带来的,那么如果你获得这项能力,你就能解决80%的问题!
最近看了一篇傅老板关于沟通的文章,在工作中非常有价值,原文链接在:
我在此学习基础上,尝试将其关联到生活中去。 enjoy!
一段网络段子
- 吃中饭的时候,谷歌CEO说:“我想买摩托罗拉手机”。
- 吃晚饭的时候,下属说:“老大,我已经帮你买下来了。”
- CEO问:“哦?哪个型号啊?”
- 下属问:“……买下来了,30亿美金……”
这是在上下级之间沟通经常出现的问题,虽然是个段子,但是充分展现了沟通的问题。
沟通的本质
沟通不是你说了什么了,而是对方懂了什么
- 民间就一直有这样的说法,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真正会沟通的人,很显然会考虑到对方的背景来选择说法的方式,力求是对方听懂了什么。
- 怎么确定对方真正听懂了?这就要求对方能够反馈出来;
造成沟通困难的三个事实
事实一:每个人脑海里的信息储备完全不同
一人一世界,每个人对一些事情的认知,因为不同背景,不同职位,不同的成长环境,使得每个人的理解力,思考模式上有差异,并且很可能有不同的价值观。
- 一个互联网公司的人,跟传统公司的人,做同样一件事情的做法就不同,互联网要求快速迭代的产品开发,而传统公司则经常要半年,一年才出一个产品;那么在不同环境下的人,必然会导致思考模式,认知上的差异;
- 所以,我们要理解这样的差异,耐心的讲解概念。
- 夏虫不可语冰啊
- 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世界。
事实二:语言传输是有损压缩
- 对有损压缩这个技术术语,看知识储备不同的人,理解肯定是不同的;
- 简单的讲,有损压缩是指在信息交流中,会丢掉一些信息,只保留一些主要信息。那么这个信息在还原的时候,是无法完全还原,只能还原出大概,所以叫做有损。
- 同样的一个词,放在不同的语言体系中,一经压缩传输,意思变化很有可能,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啊。
- 比如对形容词“很多”,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理解,一千万元,对普通人来说很多了,但是对王健林,一个亿才只是个小目标。
人太容易进入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模式
下面四种心态,反应出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模式:
- 第一种心态: 默认对方是自己的肚子的蛔虫,你就该懂,别人如果不懂,就懒得沟通了
- 第二种心态:“你就应该理解啊,我讲这么清楚你怎么就不懂?”
- 第三种心态:自尊自卑心态,非常可怕,即“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我凭什么要找你沟通”,不经过思考,直接把问题归结于对方了
- 第四种心态:叫道德制高点,“我什么都不图,我就是为公司好”,“我就是想把这件事情做好,所以,你们要理解我”,“我很简单很纯粹,所以这事情一定是你们的问题”
反观自身和周围,我们非常容易察觉这些思考模式,比如婆婆总是对孙子说:
我就是为你好,你应该怎么怎么样,我帮你做好生活的所有事情,你要怎么怎么样(是不是有点道德制高点?)
论如何读书
-
前几年的一个周末的晚上,老婆在家收拾东西,我在家看着计算机专业的书,我时而半躺着,时而又快速翻书,时而又回到目录,跳过很多章节,我看着正起劲。
-
这个时候,老婆生气的过来跟我讨论“如何读书”的问题,她说:“你怎么能把看技术类书当成看小说一样呢,看专业的书,要认真思考,正襟危坐,balabala”。
-
我就反驳道,我在overview技术呢,balabala。
-
我分析道,技术书可以先overview,大概知道框架后续来翻阅,甚至可以用联想阅读法,归类等等等。。
那么这场讨论如何读书的“沟通”,真的是在讨论如何读书吗?显然不是!!
老婆的弦外之音
你Y的,回来就只光顾着自己看书,也不多陪陪你女儿,跟她到广场看看广场舞也好啊
对不对?认不认?
很多时候,女人跟你说一个问题,只是为了说一种感受,她要抒发感受。而男人看到一个问题,就会想方设法的分析问题,以解决问题。 此观点来自《女人来自水星,男人来自火星》
回归正传。
怎么提高沟通能力?
提高自己的元认知能力
- 唯有元认知能力,才能做到将心比心,连自己的思考过程,思考思路都无法做到理解的人,怎么能够理解他人呢?
成为真正的聆听者
- 请反复,不断的思考前面的三个沟通困难的基本事实,承认并接纳这些事实存在,成为真正的聆听者。
- 不是对方说了什么,而是对方想表达什么
- 论读书那节,显然老婆当时是在跟我讨论读书,但是她要表达的是,你该陪陪孩子啦。
沟通能力是可以习得的
我们一定要意识到 --- 沟通是一种能力,它并不天然的,而是可以刻意练习,被学习,被精进的能力。
总结:
沟通是一种双方互相作用的能量活动,从双方角度望过去,是那样的简单,本质的:
- 从陈述者角度: 沟通不是你说了什么,而是对方懂了什么
- 从聆听者角度: 沟通不是对方说了什么,而是你能真正感受和聆听到了什么,懂了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