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遇见你
1
2024年,春风,阳光如此温暖,我捧着刚收到的新书,迫不及待。也许,陈行甲,比他的书有名多了。关于他的人生,我也只是在网上匆匆浏览了不到几分钟,便迅速快递到了他的书。《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也许内心想急切地知道陈行甲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比读这本书更重要。
“这本书的出版似乎是我终于在走过青春岁月之后又重逢了少年的自己。”读到这里,我忽然想到了海来阿木的一句歌词“许多年前,我也曾有梦想 想过满载荣誉回到故乡。”陈行甲大学毕业、清华硕士学业完成后,他选择了回到故乡从政。许多年后,他又选择辞官从善。而写作让他找回了少年的梦想。其实,我们每个人在人生之处也曾有过属于自己的梦想, 但是又有几人能终归把梦想实现?许多梦终在岁月的摸爬滚打与一地鸡毛中像山间掉落的石子,掉落万丈深渊。无疑,陈行甲是幸运的。他告诉我们,真正地写作是一种召唤。
2
写作不是一个异己的东西,而是对自己生命体验诚实的记录和思考。在文字里找到安顿自己的所在,能够和自己的心灵对话,才算是找到了写作对于自己的价值。心里有无尽的远方,无尽的人们,怀着敬畏之心,去书写一个个灵魂,写他们有同情心,牺牲精神和忍耐力的精神,写那些勇气、希望、自尊、同情、怜悯和牺牲。
这段话,我感触很深。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也曾经怀疑过自己的这份坚持,问自己坚持的意义。一次次投稿石沉大海,五六年的坚持究竟有何收获。也许,这种本身带着功利色彩的疑问就是对自己写作最大的否定。而今天,我终于得到了答案。这几年,我不是一直在寻找一个真实的自我,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精神的栖息地吗?而每一次写作,不也正如陈先生所说的那样,就是在记录和思考自己的生命体验吗?不是吗,这些文字里有我过许多我和自己的对话,有爱,有恨,有悲伤,有对岁月和人生的思考,我越来越喜欢用这样的方式和自己相处了。因为这种方式给我了内心极大的安静,让我不再虚度和惶恐岁月的流逝,不再浮躁于那些表面的追逐和虚伪,不再执拗地想要改变自己。而读书和写作也恰恰改变了我看待事物和周围人的角度和方式,让自己越来越宽容和现实,但也保持着一份属于自己的底线。
陈先生说,写作是一种召唤。我想是在召唤谁,召唤什么呢?也许是在召唤我们自己,不要迷失,不要忘记人性的真善美。也许在召唤社会,召唤一些人,召唤有一种力量去改变那些不完美的地方,去唤醒那些将道德踩在脚下,将良知染成献血的人。
3
《约翰克里斯多夫》卷首的献词中说:“战士啊,当你知道世界上受苦的不止你一个时,你定会减少痛楚,而你的希望也将永远在绝望中再生了吧!”只要,我们不放弃爱和希望,我们就都是战士,都是英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