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朋友向我请教,该如何改变父母过于节俭的“毛病”,例如,就算天气热得上不来气了,也舍不得开空调,因为怕费电;就算是腿脚再不好,也要把市场从头逛到尾,非要对比出来最便宜的土豆才肯买;夏天隔夜的剩菜,就说根本没问题,非要吃了不可。
现在生活已经这么好了,物质极大丰富,根本不再需要这么节俭的过日子了,为什么老人就不能享受一下生活呢?非要那么扣扣搜搜地活着,怎么劝也劝不听,就因为开空调的事情,几乎每天都会闹不愉快,简直不可理喻到一定程度了。
我很肯定地告诉朋友,老人已经那么大年龄了,他们一辈子都是这么节俭着过来的,这种思想根深蒂固,是不可能一下子改变的,反而是我们做子女的,才应该多想想怎么才能让老人更开心一些。我曾经写过一篇谁有承认能力谁妥协,虽然是家教文章,但是同样适用于老人,很明显我们做子女的正值壮年,而老人已经年岁大了,承受能力更强,所以我们应该多妥协父母。
“我是为你好”的魔咒,也要适当打破,个人的需求才是获取的依据,我们认为这样好,老人认为这样不好。当我们逼着老人把空调打开,我们的心理和身体都是舒坦的,但是老人的心理一直会保持着惴惴不安,心疼电费心疼钱啊,抓心挠肝的,这种惶惶不可终日的心情对健康非常不利。在这里对比一下,凉快而焦虑和热而舒心哪个对老人更好,其实心情好更重要一些,况且开空调并不一定对身体健康更有益。所以老人自己在家的时候不想开空调就由着他们,孩子在家开空调,老人就不心疼,因为他们更心疼孩子。
每次跟他妈逛商场,她都没有兴致,只是着急着离开,不是不想逛,而是看见什么东西都觉得太贵了,如果硬拉着她逛和买,她就一直处于难受的状态,硬买的衣服不但觉得太贵了心疼不已,而且买回去还舍不得穿。那么我就只能带她逛小商品批发市场,逛的时候我妈简直不知疲倦,因为所有东西都是性价比极高,虽然我认为质量和品质不太过关,但是老人高兴,买了一堆东西回家,照着镜子左试右试,开心得不得了,这得多完美,还想要什么?我在商场给她买的东西都会告诉她很便宜,打折的。
在这一点上男人做的往往要好过女人,在夫妻生活中,往往女人都会看男人不顺眼,因为她们会不理解为什么男人对打游戏、看球赛、钓鱼、看手机这些事情那么痴迷,总想着要改变男人,而男人对于女人爱逛街、爱聊八卦、爱做美容却从不干涉,因为他们并不想去理解这些为什么,只要你高兴就行了,女人高兴了就能少找点男人的麻烦。
很多事情都是没有对错的,只是看问题的方法和角度不同而已,现在生活好了,老人是应该享些福气了,但是应该是应该,老人还是过着节约的日子也并不是错,只是习惯了而已,还没有到值得被批判的程度,老人怎么舒服就让他们怎么来吧。
在比较节约的老人眼里,我们的生活还都太奢侈了呢,他们也是完全看不过眼的,可是他们并不会过多的干预我们,我们却总想着去干预老人的生活,总想要他们向我们的习惯靠近,甚至步调一致,那岂不是强人所难。
那么能不能向老人灌输享受生活的观念呢?当然可以,而且时间长了,老人确实也能有些觉醒的意识,只不过不要表现出不耐烦、不可理喻,更不要吵架,可以多次反复地心平气和的传递我们的思想,老人不接受也不要强逼,一旦接受一点就用力表扬,老人跟孩子一样,也是需要哄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