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麻烦你走点心
--镜子(19.1.7)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Read:《终身成长》片段摘录
那么在职场上,这种正确的反馈是什么样的呢?
公司不应该因为员工的一个绝妙的想法或者聪明的行为而奖励他们,而是应该因为员工们具有主动性、能够解决难题、不断奋斗学习新技能、不惧挫折并坦然接受批评而奖励他们,甚至可以因为他们不需要频繁的奖励就能好好工作而奖励他们
Interpretation:用自己的话重述知识
激励制度的本意是,收益共享,先有收益才有钱拿出来做奖励
但奖励想法,而轻视落地的行为,就是在自欺欺人,拿一个不存在的,或者放大了的虚拟成绩,来重奖提出者,早晚会成为无米之炊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前面说到我曾经在一个老国企炼钢公司干过四年多的电气维修和设备管理工作
记忆最深刻的一点就是,我们经历的最艰难的“去产能”运动,钢材市场进入寒冬
赚钱已经成为奢望,能活下来就是最大的幸福
一个月赔一个亿,赔了好长时间……
全公司从上到下,都在讲降本增效,都在鼓励个人或者团体通过各种措施或者技改,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对于带有数据支撑的降本增效措施,大力度奖励
每个班,每一周都要有最少三项技改措施,硬任务,必须上报且通过,这种情况持续了1-2年的时间
我们节约到了什么程度,所有关键设备的定期更换备件,统统回货周期遥遥无期,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会回货,除非炉子因为缺少备件要停了
公司当时的政策是,只要你敢写出来,只要你文字上体现出了节约数字化,就给你奖励,至于是否执行,是否有效,验证都是走过场,为了拍宣传片
对于提出者大幅奖励,对于真正的落地不关心,对于真正落地执行的人捎带奖励
相反的,对于环境卫生的投入,只要你报上去,今天报,最迟下周就能回货,油漆报的都不够用,很多时候工段和班组还要自己掏钱搞定
既然没有生产任务,那么环境卫生就是第一位的,6S管理和落地就是最大的绩效内容考核指标
企业在面临生死存亡之际,求的不是实际的降本增效,而是华丽的数据报表
奖励的是提出者,而没有人关心落地执行
温饱都要成问题了,却还在攀比装修和面子
这可能就是老国企的通病吧,花的不是自己的钱,企业的生死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从中的获利情况,死企业而肥个人
最终的结果可能是,成本的确降下来了,但是投入和产出比却<壹
A2:以后我怎么应用
本文对我最大的警醒就是,提升自己的报课收益率,不要为了学习而学习
少囤课,多练习
2019年要减少报课的频次,但要加大报课的投入,包括金钱和精力
重点在文案和执行力上下功夫
输出的话,就体现在写作能力、简书日更和文字变现上
本篇完。
有朋自远方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