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详注《随园诗话》(1105)

详注《随园诗话》(1105)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23-08-14 19:30 被阅读0次

【原书卷十二·四〇】

余祝彭尚书寿诗诗,“七虞”内误用“余”字,意欲改之。后考唐人律诗,通韵极多,因而中止。刘长卿《登思禅寺》五律,“东”韵也,而用“松”字。杜少陵《崔氏东山草堂》七律,“真”韵也,而用“芹”字。苏颋《出塞》五律,“微”韵也,而用“麾”字。明皇《饯王朘巡边》长律,“鱼”韵也,而用“符”字。李义山属对最工,而押韵颇宽,如“东、冬”、“萧、肴”之类,律诗中竟时时通用。唐人不以为嫌也。

彭尚书,似指彭启丰(1701—1784),字翰文,号芝庭,又号香山老人,江南长洲(今苏州)人,清朝官吏。清代大臣、学者。。雍正五年(1727)状元。官至兵部尚书。为官40年,以谨慎著称。工于书法,善于绘画,又能诗文,有《芝庭先生集》。与袁枚关系比较密切。因为没有找到袁枚给其的祝寿诗,无法确认。

“七虞”内误用“余”字。意思是全诗用“七虞”韵,但误用了“余”字。“余”字在“六鱼”韵部。

刘长(zhǎng)卿(生卒年不详),字文房,汉族,唐代诗人。宣城(今属安徽)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唐肃宗至德年间任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唐代宗大历年间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唐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登思禅寺》,即刘长卿的《登思禅寺上方题修竹茂松》。原文:“上方幽且暮,台殿隐蒙笼。远磬秋山里,清猿古木中。众溪连竹路,诸岭共松风。傥许栖林下,甘成白首翁。”按:本条诗话称该诗误用“松”字,实际上没有。不存在邻韵通押的情形。

杜少陵,即杜甫。

《崔氏东山草堂》:“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有时自发钟磐响,落日更见渔樵人。盘剥白鸦谷口栗,饭煮青泥坊底芹。何为西庄王给事,柴门空闭锁松筠。”此时全诗用“十一真”韵,但“芹”字属于“十二文”韵部。

苏颋(670—727),字廷硕,京兆武功(今陕西省武功县)人。唐朝宰相、文学家,尚书左仆射苏瑰的儿子。聪明过人,进士及第,起家乌程县尉,历任太子左司御率府胄曹、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少卿等职,迁工部侍郎,袭封许国公。开元四年(716),担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宰相。开元八年(720),苏颋罢相,改任检校礼部尚书、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开元十五年(727),苏颋病逝,终年五十八,追赠尚书右丞相,谥号文宪。洛阳百姓思念他,就募工匠依照他的形象在龙门山雕成一尊等身观世音石像。作为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与宰相燕国公张说齐名,并称“燕许大手笔”。

《出塞》(一作边秋薄暮):“海外秋鹰击,霜前旅雁归。边风思鞞鼓,落日惨旌麾。浦暗渔舟入,川长猎骑稀。客悲逢薄暮,况乃事戎机。”全诗用“五微”韵,但“麾”字在“四支”韵部。

明皇,指唐明皇李隆基。

《饯王朘巡边》,实为《饯王晙巡边》。原书刊印错误。诗长不录。全诗用“六鱼”韵,但诗中“金坛申将礼,玉节授军符”的韵脚“符”字在“七虞”韵部。

王晙(?—732),沧州景城(今河北沧县)人。唐朝宰相、将领。王晙(jùn)明经出身,授清苑县尉,后任殿中侍御史、渭南县令,在任桂州都督时,兴修水利,开垦屯田,深得百姓爱戴。后历任鸿胪少卿、朔方军副大总管、安北大都护、太仆少卿、陇右群牧使。开元二年(714),率二千兵马袭破入侵的吐蕃军,因功加银青光禄大夫,赐爵清源县男。开元四年(716),平定突厥降户叛乱,升任左散骑常侍、朔方行军大总管。开元九年(721),镇压胡人康待宾叛乱,进爵清源县公,但不久因胡人再叛,被贬为梓州刺史。后起复为太子詹事,封中山郡公。此后,王晙历任吏部尚书兼太原尹、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朔方军节度大使、蕲州刺史、户部尚书。开元二十年(732),王晙去世,终年七十余岁。获赠尚书左丞相,谥号“忠烈”。

李义山,即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唐代诗人。

相关文章

  • 详注《随园诗话》(925)

    【原书卷八·三四】康熙戊戌探花傅玉?先生,名王露,年八十余,同在湖船,自诵《陪申尚衣游西湖绝句》云:“正是金牛纪瑞...

  • 详注《随园诗话》(927)

    【原书卷八·三七】或戏村学究云:“漆黑茅柴屋半间,猪窝牛圈浴锅连。牧童八九纵横坐,‘天地玄黄’喊一年。”末句趣极。...

  • 详注《随园诗话》(926)

    【原书卷八·三六】孙补山尚书,先以中翰从傅文忠公征缅甸。《见虏氛日恶口号一首付诸同事》云:“军容荼火盛,不戢便成灾...

  • 详注《随园诗话》(923)

    【原书卷八·三一】近日诗僧甚少,余游天台,得梅谷;到净慈寺,得佛裔;游九华,得亦苇;游粤东,得澄波、怀远、寄尘。亦...

  • 详注《随园诗话》(924)

    【原书卷八·三三】吾乡任武承太史,名应烈,出守怀庆。中年乞病,买鉴湖快阁以居,乃陆放翁旧地。作诗四首,和者如云。先...

  • 详注《随园诗话》(932)

    【原书卷八·四五】黄石牧先生以翰林中允,督学闽中,因公落职。吾乡徐文穆公,荐举博学鸿词,与余同试保和殿。先生年过七...

  • 详注《随园诗话》(934)

    【原书卷八·四九】余行路见远树,疑为塔尖。高翰起司马云:“平畴见喜塍成绣,远树看疑塔露尖。”每见门神相对,似怒似笑...

  • 详注《随园诗话》(931)

    【原书卷八·四三】儿童逃学,似非佳子弟。然唐相韦端己诗云:“曾为看花偷出郭,也因逃学暂登楼。”文潞公幼时,畏父督课...

  • 详注《随园诗话》(933)

    【原书卷八·四七】孝感程蔚亭先生,名光钜,甲辰翰林,出为杭州粮道。有《闺词》云:“东家姊妹与西邻,听说相招去踏春。...

  • 详注《随园诗话》(928)

    【原书卷八·三八】尹文端公妾张氏,封一品夫人,与内廷恩宴。大将军某与忠勇公在上前戏尹云:“张有贵相,十指皆箕斗,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详注《随园诗话》(110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epf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