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警惕玩物丧志式的读书

警惕玩物丧志式的读书

作者: 会飞的娃娃鱼 | 来源:发表于2024-04-04 14:31 被阅读0次

      近期,在研读华杉先生所著的《华杉读书笔记》时,我深受启发,书中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概念——“玩物丧志式的读书”。经过深入探究和查阅大量资料,我发现这种读书现象古已有之,且不少人都曾不慎步入其中。

      所谓“玩物丧志式的读书”,核心是指在阅读过程中,过于重视数量和形式,却忽视了读书的根本意图和实质,从而导致阅读效率降低,甚至产生消极作用。以下为该现象的三种主要表现:

1. 浅尝辄止的读书:这类读书者往往拘泥于对书籍内容的机械记忆,忽视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实际运用,如宋代学者谢良佐虽能通读背诵众多史书,但并未深刻领悟其内在哲理,孔子曾就此提出批评,认为这种停留在口耳相传阶段的学习方式为“道听途说,德之弃也”,因为它并未将所学内化为自身的品质和能力。

2. 过度追求新颖知识:部分读者倾向于过度追求新知识,而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深入理解不够重视,特别是在当前信息爆炸的社会背景下,很多人偏好寻求所谓的“颠覆性认知”,而疏忽了对基本原理的扎实掌握。这种盲目追求新知的学习方式,看似与时俱进,实则可能对个人素质和能力提升并无实质性帮助,反而可能引起认知困惑和迷失方向。

3. 忽视实践应用:在“玩物丧志式读书”中,还有一种表现是对理论学习的过度依赖,而轻视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这类读者满足于理论层面的积累,不愿将知识用于实践,将学习过程视为娱乐或消遣,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只会导致个人技能和能力停滞不前。

      要远离“玩物丧志式读书”的误区,我们需要回归读书的初衷,即通过阅读增进个人素养,为个人成长与发展奠定基石,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所学知识切实运用于现实生活。

        在华杉先生的著作中,还说有另一种“玩物丧志式读书”现象,也就是读书的动机是为了炫耀才学或在他人面前展示。他通过讲述宋代大儒谢良佐拜访程颢时因展示其背诵能力而遭到批评的故事,强调读书并非为了表演,而是为了真正理解和实践其中的道理。王阳明也曾告诫我们,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深化理解并指导实践,而非空谈理论。

    总的来说,无论是何种形式的“玩物丧志式读书”,本质上都是由于读书者的心态偏离了自我提升和内涵修养的轨道,而过多地被虚荣心或短期利益所驱动。我们应该牢记,《易经》中提倡的“厚德载物”,以及佛家视法为指向月亮的手指的智慧,均旨在引导我们专注于内心的修炼和成长,而非对外在赞誉和物质回报的过分追求。从今天起,让我们重拾读书的初心,以一颗平静谦逊之心去读书,让读书成为促进个人成长的重要力量。

相关文章

  • 2020-11-24

    都某些人而言,读书是玩物丧志。

  • 游戏到底能不能玩

    “玩物丧志”,这个我们经常听到,从小开始我们的父母就开始教导我们不要玩物丧志,到后来读书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又开始和...

  • 读书与玩物丧志

    无意中看到这段话,固然学而有益是人们的一般期望,佳境就是学习了领会了应用了才算把这读书的意义发挥出来。然而把读书同...

  • 警惕釜底抽薪式的调控

    今日对地产而言,两个消息至关重要,一是央行营业管理部9月19日表示,房贷利率调整是银行在北京市严格实施房地产市场调...

  • 警惕"热血式"的努力

    因为曾经加入过剽悍江湖,我的朋友圈里有很多英雄式的人物,他们努力,认真,极致地付出,使劲地折腾,活的很精彩。每天看...

  • 警惕归纳式思维

    文章的开始先给大家讲一个农夫和猪的故事。一个农民养了一头猪,刚开始的时候猪总是生活在恐惧之中,它想:“这个...

  • 警惕“注射式洗脑”

    从L胖那里知道一个词,“注射式洗脑”,感觉造词的人简直是天才! 他说,人和人之间的博弈,就是看谁能用自己的思维框架...

  • 警惕“交易式学习”

    孩子应该为了学习而学习 你却让他们为奖励而学习 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上存在误区,认为孩子不爱学习,所以需要外在动力推...

  • 警惕孩童和青少年的不良阅读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本来想把题目定为《警惕孩童和青少年的吸毒式阅读》,为了不那么耸人听闻,最后把题目定为警惕不良...

  • 游戏里的真情实感

    读书时期,我们常被教诲说“玩物丧志”,努力读书才是正途,或许是逆反心理,不让我玩我偏玩,只是那时只能在电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警惕玩物丧志式的读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epn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