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艺术之家散文
倒推目标实现之路的最佳利益结合点——《底层逻辑》之流程、制度与系

倒推目标实现之路的最佳利益结合点——《底层逻辑》之流程、制度与系

作者: 豆瓣酱的kiwi | 来源:发表于2024-04-04 14:25 被阅读0次

本书的作者举的例子总是能打开新的思考之门,非常有意思。比如关于如何把降落伞合格率从99%提高到100%?99%其实已经很高了不是吗?但是仍然意味着100个降落伞里面有一个不合格,就会有一个人因为这个不合格的降落伞受伤甚至失去生命。怎么办?加大惩罚力度还是加强监督检测?都无济于事。结果你猜怎么着?军方(收货方)要求每次收货前都会随机挑选几个降落伞让厂家负责人亲自跳伞检测,100%合格的目标达成。这个例子给我以震撼,冥冥中感觉到这里面蕴含的方法应该可以用于实际,但是反观我自己工作上的实际,我却一时间很难找到切口与之结合。我分析了一下不同之处,甲方提供的产品是成规模的,而一般情况下,抽样达标率不一定要求100%,何况受限于人力、物力、财力等客观因素,不是所有乙方都会要求100%,很多领域很多人都习惯了当“差不多”先生。“反正产品是给你用。”这是甲方的想法,“不会那么巧坏的那一个刚好就被你们用上,用上了也不见得就是我产品的原因,你没法全部赖在我们身上。”完成任务式的心态和侥幸心理与商人追逐利益的本质结合在一起,造成了甲方面对100%要求时难以完成的诸多借口和理由。乙方的聪明就在于把产品检测者的角色让位于产品提供方,而且指定甲方负责人作为检测者,抓住了关键人物。从人力的角度来说,甲方必须得强势有力,能够让乙方无条件服从,并且甲方要会抓住乙方的关键人物,使乙方这位关键人物能号令其他人物为之服务。实际上,现在随着机器人、大数据等新的科技手段引入到生产一线,人力导致的次品率可以极大地降低,未来或许不必再担忧产品不合格率的问题,反而可能是新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更需要引起警惕,不过这也不是本篇所探讨的范围。话说回来,即使人确实是产品生产过程中最大的不确定因素,但是古往今来科技领域如此之多的突破不也正是靠着部分非凡的人力所为吗?大国工匠王阳——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一一一厂数控加工车间车工班班长、特级工人技师、全国劳动模范,从1997年起参与“神舟飞船”关键部件的生产工作,至今交付的超过6000(套)件产品全部一次交验成功,从未出现质量问题或延迟交付;大国工匠王保森——“全国技术能手”、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首席技师”从业30余年零质量事故,产品交检合格率100%;大国工匠朱玉琴——江苏远华轻化装备有限公司质检部长,工作18年间,她严抓安全、工艺、质量、进度和成本控制,实现了全部产品出厂合格率100%,为企业成为《国家热熔胶复合机行业标准起草制定单位》提供了工艺流程和科学数据......大国工匠比比皆是,工匠精神源远流长,这不正是事在人为的最佳诠释吗?

作者的第二个例子是几个和尚分粥,怎么样做到公平?和尚们从选举德高望重的和尚分粥到轮流分粥,再到成立分粥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都没有解决公平分粥的问题。最后的奇迹发生在采用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最后取粥这样的情况下。到底是什么改变了?是分粥的流程吗?是管理制度的改变?作者认为都不是,而是改变了系统。普通人关注结果改变制度,优秀的人关注过程改变流程,顶级优秀的人关注内部各个要素、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整体,改变系统和模型。如果是改变流程、改变制度是管理,那么改变系统、改变模型就是治理。这些改变都是为了解决问题,只不过方法因人而异。我联想到目前工作中有一项是审核发文,因为每一份印发公文都关乎着政府公信力及文件从纸面到地面的落实,公文的质量和规范极其重要。但是往往医者不自医,自己往往很难看出自己办的文存在的问题,专职审核员应运而生,因此单位有一位专职人员负责审核所有制发公文,并制定了定期通报制度,根据审核发现的易错点对办文人员、科室定期通报。按作者的说法,这些都属于加强管理层面的流程和制度优化范畴。然而,问题依然会出现,新问题冒尖、老问题反复的情况依然存在。一方面,出错成本低,不像是降落伞的检测需要负责人亲自以身试险;另一方面,回报率不高,不像是分粥追求公平的目的,有的人无所谓粥多粥少。制度的执行与个人的利益挂钩不紧密导致了“差不多”先生“差不多就得了”的心态普遍存在。可能很多人都会说:“毕竟这是个人情社会,何必把人把自己搞得太难堪,何苦吃力不讨好呢?”普通人或者优秀的人的思考层次到制度、到流程、到管理这里也就差不多了,因为目前我也没遇到顶级优秀的人会怎么改变系统、改变模型来提高质效,所以这个问题我目前也没有参考。退而求其次的思考是,发一个文件是一项系统工程,融合了收文、审文、办文、核文,历经了层层不同人员的把关,走到发文的端口,办文人员不会故意不想认真把关自己的发文,审核人员也是为了使办公室发出去的公文规范无误,从目的论倒推,属于殊途同归,只要最终发出去的文件是规范无误的,那么总体目标就达到了。决策者要考虑的是在实现目标的流程上的各环节、各人员如何结合实际适当调整或论功行赏的问题,促进环节的优化、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的提高。

综上,降落伞、分粥、发文我觉得相同之处就在于从实现目标的路径上倒推找出最佳利益结合点。

相关文章

  • 《底层逻辑》 流程、制度与系统

    R:制度,是规定,是契约,关注的是结果;流程,是基于时间线做一件事的过程,关注的是过程; 而系统,是内部各个要素、...

  • 读书笔记《底层逻辑》

    第2章《思考问题的底层逻辑》 流程、制度与系统 什么是流程?流程就是基于时间线做完一件事的整个过程,流程是线性的,...

  • 最重要的底层逻辑

    所有的事,背后都有基本的底层逻辑,我们需要遵循的是这个底层逻辑,而不是与它相反的其它逻辑,或利益牵扯。 生意的底层...

  • 目标倒推

    要想实现自媒体写作的目标,就要学会目标倒推。也就是给自己定一个长期的、中期的、短期的目标,然后倒推出需要行动的计划...

  • 文案基本功 -- 9 大爆款文案创作技巧(九)

    逻辑力:文案的底层架构 有逻辑的文案,更容易说服受众,实现商业目标。金字塔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树立文案的逻辑。逻辑...

  • 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1、GCD的底层实现逻辑 2、socket底层实现逻辑 3、自己动手实现一个crash收集sdk(或者其他的工具类...

  • 2017-04-17 jQuery 原理

    jQuery 的内部实现 课程目标 需要掌握了解常用方法的使用掌握常用方法的底层实现逻辑学会根据一个目标需求,来根...

  • 利益交换才是底层逻辑

    当我想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写了几个字,就想放弃了。 为什么,因为我接下来写的东西,反常识,会让一般人很不舒服甚至反胃...

  • 如何做好周复盘?

    1、复盘的底层逻辑:找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复盘的标准流程:场景重现--明确目标--分析原因--总结规...

  • 制度设计要有底层逻辑

    制度设计一定要有底层逻辑,面这个底层逻辑是一定是建立在对待面对问题和形势的认识,以及发展趋势的判断上的。 从最底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倒推目标实现之路的最佳利益结合点——《底层逻辑》之流程、制度与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dpn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