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1

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1

作者: 井蛙看世界 | 来源:发表于2023-05-02 05:40 被阅读0次

            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模式,在过去算是先进的模式。因为,它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全社会的知识文化水平,有效利用了有限的教育资源。

            但是,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越来越暴露出现有教育模式的一些弊端。如:因高度一致的教育节奏与个体学习需要的差异冲突,让孩子的叛逆心理越来越明显;因学校教育资源不平衡带来的学区房经济、参入了资本的教育经济。……

            今天开始分享《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作者:朱永新;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6-01。

            这是一本作者关于未来教育的思考、想法。细读它,您将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于老师而言,它关系到如何教学、如何职业;于学生来说,也许真的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于家长来说,也会因孩子个性得到充分发挥产生的优秀表现而不在焦虑;于国家,将会有更多的创新型人才、爱岗敬业好员工出现……

                        序言
            每天清晨,在路上,行色匆匆的,很多是学生。 步行也好,乘车也罢,学生总是那么急吼吼的,想赶在上课的铃声响起之前到达学校。
            每一节课,每一个学生,不管愿意不愿意,不管对讲课的内容熟悉不熟悉,都要循规蹈矩地坐在教室里,一憋就是整整45分钟。下课之后,上个厕所,短短10分钟,接着又是一节课。周而复始。
            每年九月,一批同年的新生跨入校门。 每年七月,一群同年的毕业生离开校园。铁打的校园,流水的学生。 书本,翻来覆去。学生,人来人往。 每逢寒暑,师生都有寒假、暑假。“刀枪入库”,各自安排。 这,就是我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学校生活。
            你有没有想过,这样的学校生活,是天经地义的吗? 你有没有想过,这样的学校生活,在未来的某个时候,不再继续,学生再也不需要按部就班、整齐划一地出现在同一个校园、同一间教室,学习的时间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的内容完全由学生自己选择?
            我相信,在不远的未来,这一切,很可能会变为现实。
            我相信,今天的学校会被未来的学习中心取代。
            这,就是我在本书中提出的对未来教育趋势的预判。
            我相信,我们今天觉得天经地义的学校生活,因为互联网,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会在润物无声的改变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本书中,我想说的仅仅是互联网对未来学校形态的改变,以及进而引发的教学模式的改变。
            我相信,未来的某个时候,人们会觉得我们今天看来好像天方夜谭的“学习中心”,是那么顺理成章。 未来,物理形态的学校,钢筋水泥、砖瓦花木,依然如故,保安可能还会有,围墙也可能依然在,但是,传统的学校不再是唯一的学习场所。
            说到学习,大家马上想到的不是“学校”,而是“学习中心”。 未来的学习中心,没有固定的教室,每个房间都需要预约。 未来的学习中心,没有以“校长室”“行政楼”为中心的领导机构,表面上看,可能有点像今天北上广的创业孵化器。
            未来的学习中心,可以在社区,也可以在大学校园,类似于好未来、新东方这样的培训机构,也可以成为学习中心。
            未来的学习中心,没有统一的教材,全天候开放,没有周末、寒暑假,没有上学、放学的时间,也没有学制。孩子可以8岁上学,也可以5岁或者12岁上学;15岁的孙子可以跟75岁的爷爷在同一个课堂上同样的课;年轻的父母也可以与自己的孩子学习同样的内容。
            未来的学习中心,教师是自主学习的指导者、陪伴者,一部分教师将变成自由职业者,“能者为师”将使今天的教师资格证变成历史。
            未来学习中心,是本书贯彻始终的话题。在本书中,我打算集中围绕“学习中心”跟大家探讨八个问题。
            学习中心,长什么模样?
            学习中心,谁来学?
            学习中心,谁来教?
            学习中心,学什么?
            学习中心,怎么学?
            学习中心,怎么评价学得好不好?
            学习中心,父母应该做什么?
            学习中心,需要政府干什么?
            这些问题,近年来一直盘旋在我的大脑中。因为,我发起了新教育实验,需要看清未来教育的方向。所以,在过去几年的演讲中,我或多或少地都提过这些问题。朋友们鼓励我,让我把对未来学习中心的想法,系统地整理出来,抛砖引玉,呼吁大家一起探讨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迎接未来,拥抱未来,为未来做好准备。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我希望本书的读者,不仅限于教育工作者,父母们也可以读读本书,所有教育共同体之外的朋友,都能参与未来学校生活的讨论。因为,当传统的学校被未来的学习中心取代时,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教育工作者与非教育工作者之间的关系,都将被颠覆,换个场景,马上就变换了身份。 最后,我说说本书写作过程中发现的四个问题。
            写作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思考、讨论和深化的过程。当我跟朋友们讨论“未来的学校将被学习中心取代”的时候,朋友们问了四个问题,我觉得这四个问题,很可能也是读者捧读本书时的疑问。在这里,我简单答复一二。
            第一个问题:未来,到底有多远? 抱歉,我无法确切地回答,未来,究竟是5年、10年还是15年。 我想,通往未来的教育趋势,不会像社会革命一样,一夜之间风云突变。相反,它润物无声,如同一天天长长的指甲,几年间变白的头发,你如果天天盯着看,什么也看不见,但是,它在变。 教育变革,虽然不像社会革命那样,有强烈的人为干预的色彩,但是我们可以主动迎接、主动介入通往未来的教育趋势,这个趋势就可能会向着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这就是我写作本书的初衷之一。 所以,我们与其追问未来到底还有多远,不如关注可能影响未来的每一个小小的趋势性变化。
            第二个问题:未来学习中心,是一个“应当如此”的理想,还是一个“肯定如此”的预判? 的确,本书对于未来学习中心的构想,是我的教育理想,是我对于教育“应当如此”的思考。但是更多的,是我对未来教育的预测与展望,是对于教育“肯定如此”的合理预期。 其实,类似未来学习中心的模式,从20世纪起就已经在世界各国悄然出现:无论是美国圣迭戈的高中,还是澳大利亚悉尼的学习创新中心;无论是瑞典的维特拉学校,还是芬兰的森林学园;无论是提倡自主学习的美国瑟谷学校,还是进行课程重构的密涅瓦大学;当然,就在我生活的北京,也有闻名遐迩的探月学院。未来学习中心,在局部地区已经从“应当如此”的应然理想,发展为“肯定如此”的必然现实。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我不是“未卜先知”的算命先生,我对未来教育趋势的预判未必准确,但我的预判是从现实和实践出发的。
            第三个问题:我所说的“未来的学校将被学习中心取代”,这里的学校,说的是中小学吗?是否包括大学? 我想,朋友们之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可能是因为过去十几年,我所倡导的新教育实验,面向的都是中小学。 其实,我在本书中所说的“未来的学校将被学习中心取代”,不仅涉及基础教育,也涉及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不仅涉及学校教育,也涉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终身教育,是一个从摇篮到坟墓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大学更有可能率先蜕变。 所以,从教育内容到教育方法,从教师队伍到评价体系,我全部进行了预测和重构。
            第四个问题:本书是不是一本学术专著? 所谓学术专著,就是理论上有重大意义,或者实验上有重大发现的学术著作。 学术专著的特点是,首先要符合通常所说的学术研究规范。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看待本书,我诚实地回答大家,这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学术专著。 但是,本书肯定不是伤春悲秋抒发情感的散文随笔,本书也不像学术专著,本质上,它是我从事教育学术研究的成果。 本书最初是按照学术著作的套路写的,而且写了很久,写得很长。但是,我的好朋友、著名媒体人章敬平先生一再提醒,本书需要影响的最重要的群体是普罗大众,而不是专家学者。于是,我重新构思,删繁就简,压缩成现在的模样。同时,我也正在准备写一本关于未来学校的学术著作。 我不能保证我所说的都是对的,但我保证,我说话的态度是严谨的。 1600多年前,佛学大师鸠摩罗什在临终之前,跟大家发誓:如果我所说的,不是胡扯八道,火化之后,一定“舌不焦烂”。 我等凡夫俗子,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未来,不仅仅是学校的未来,需要我们每个人去用心推动。一个人的力量着实有限,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eqn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