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因为一件小事,很生气,不知怎的,想起了小学课本里面的一篇文章《哨子的代价》,作者富兰克林,写他小时候,为得到一只哨子,花了四倍的代价,刚开始愉快的心情,很快被懊悔占据,因为原本那钱,还可以购买其他很多东西。想起哨子,我怒气消了,开始思考如何避免让事情更恶化,至少保持原样吧,后来,果然有一点改进。
再后来,了解到富兰克林出生在穷人家,仅上过两年学就开始了打工生涯,靠自学,成为科学家,政治家,发明家。他的人际交往13条原则,贯彻始终。再反观我自己,看过很多大道理,喜欢见异思迁,喜欢不停涉猎新领域,似乎什么都懂,其实啥都是半吊子。就比如今天吧,刚开始看小学赛教视频,后来观看讲唐诗,再后来看讲笠翁对韵,一边看着,一边收藏,一边寻找更好的视频。其实呢?都是看了一点点。曾国藩看书,一本不看完,不开始读第二本,我又是如何呢?好奇心太重,总在追逐书籍,都没有吃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