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孩子学校参加高一新生家长会,主题是生涯规划。对于这个主题,我是非常感兴趣的,而且觉得很有必要的,有这么好的机会,一定认真学习。
分享的朱老师是武汉大学就业指导办公室副主任,是一位生涯教练、职业指导师,据本人介绍,他从进到大学到读博士读了三个专业,分别是金融、法学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花了十年时间才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因为自身工作的原因,他看到很多大学生在校的真实表现,有些学生一考上大学,就放飞自我,天天泡在网游中,毕业时各科挂红拿不到毕业证;有些学生四年下来则只是多了两段恋爱史;而有些学生却在毕业时拿到10个Offer,轻松进入500强。在同样一所学校里,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
这里面有很多原因,诸如家庭原因,父母对于孩子的期望就是考上好大学。孩子任务一完成,便失去了目标,自然松懈;因为对大学的很多专业不了解,孩子读了不感兴趣的专业,产生厌学心理;对于就业没有充分体会和认识,没有充足的准备,以至于荒废四年时光。
这也是为什么要在读高一前,就要慎重看待选科的问题。朱主任说所谓的最好的专业就是扬长避短的专业。因此,从高中就要开始规划孩子的人生,帮助他们及早发现适合自己的专业和职业。
第一次参加高一新生的生涯课后,知道后面这三年家长该怎么做了随后朱老师提出霍兰德职业人格类型,共有四象限,分别是观念、数据、事和人;六大类,实用型R,研究型I,艺术型A,社会型S,企业型E和事务型C。每一个人都有比较明显的人格特质,通过测评,做为了解自己的一个参考。
第一次参加高一新生的生涯课后,知道后面这三年家长该怎么做了什么才是理想工作呢?那就是个人兴趣所在,既拥有现实要求能力,同时能够满足社会需求。
所以高中期间,要先了解孩子的兴趣的所在,培养自信,确立目标,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发生态度转变,运用方法策略,养成习惯,心态上进行合理调适,熟练掌握后,完成最后目标。
高中学习是一个非常艰苦的阶段,每一个孩子都想拿高分,但提分的因素不是家长把孩子送进培优班、补习班就可以了。
任何学习上的提高不是单一的因素,这其中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时间规划、知识基础、优质老师和任务落实。
因此孩子学习的提高、进步来源于多方面,自身勤奋努力是根本。成绩好的需要培优,自控力弱的需要严管,基础不牢的需要补习,独立性差的需要督促和帮助。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不同层次的利益诉求,要用不同的方法。
第一次参加高一新生的生涯课后,知道后面这三年家长该怎么做了从孩子本身来说,初中到高中是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生个性心理发生极大的变化,自我意识明显增强,心理和行为上有强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上解放出来。但感情变得内隐,即内心世界活跃,情感外部表现却并不明显。
高中整个呈现知识量增大、理论性增强、系统性增强、综合性增强、能力要求增加的“5增”趋势,高中的学习深度和难度较初中跨度很大,高一又是数学、物理、化学学科难点最集中的年级。因此,从初三到高一不是一个“坡儿”,而是个“坎儿”。
在这个“过坎儿”的过程中,“焦虑感”容易迅速膨胀,尤其是家长。比如不能客观的了解自己孩子所在的发展层次,容易被“别人家的孩子”所吸引,仍希望孩子在自己的掌控中。因为投入成本很高,所以希望得到高回报,对孩子要求过高。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把人身上所具有的真善美特质召唤出来。
家长要看到教育的本质不是灌输,不是摧残,不是强迫,而是唤醒孩子的自我意识、生命意识,促使孩子价值观、生命感、创造力的觉醒,让他们认识到生命的意义,从而培养起学习的自觉性。
最近大热的一部电影《银河补习班》描述了一对父子之间的感人故事。邓超饰演的爸爸,出狱七年后,在看到被学校开除还吊儿郎当的儿子时,他并没有去责怪、批评孩子,而是深深的愧疚。并且用他特有的方式,用自己的言行去感化孩子、影响孩子,给孩子信心和希望,帮孩子点亮心中的灯。最终,孩子成为一名优秀的航天员,实现儿时的梦想。
第一次参加高一新生的生涯课后,知道后面这三年家长该怎么做了现实教育环境下,虽然我们不能成为电影中那样一个完美的父母,但可以学习如何去引导自己的孩子,多去发现他们身上优秀的品质,找到他们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向上的动力。
高考是一道门槛,踏入社会又是一道门槛,这既是孩子成长的关键点,对于家长来说,也是一个新的学习阶段的开始。家长要去适应孩子的高中生活,关注孩子的身心变化,做孩子最艰难时期的陪护人。给予关注,而不过多干预,给予尊重和接纳,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会做一个具有前瞻性的、冷静的家长,尊重教育规律,保持合适的期望值,不盲目攀比,不过度焦虑。做到位,而不越位。帮助孩子减压打气,成为孩子最坚强也最温暖的后盾。
感谢武汉中学提供的学习机会!让我提前感受到学校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感谢朱主任的精彩分享!三年时光很快也会过去,这对于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是考验。愿孩子好好学习,家长当好父母,携手走过高中三年!
附:推荐一本跟孩子生涯规划有关的书《给孩子最好的未来》。
第一次参加高一新生的生涯课后,知道后面这三年家长该怎么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