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80后dou怀旧的情感:青黄不接时“榆钱”滋养「我的乡村生活」

80后dou怀旧的情感:青黄不接时“榆钱”滋养「我的乡村生活」

作者: 新心芯达人 | 来源:发表于2023-04-28 04:47 被阅读0次

名词解释:榆钱

榆树(Ulmus pumila L.)别称:榆实、榆子、榆仁、榆荚仁、白榆、榆树巧儿(榆钱),为落叶乔木,高可达25米。树干直立,枝多开展,树冠近球形或卵圆形。产于中国,在寒温带、温带及亚热带地区具有分布,可以食用、药用和绿化。

榆钱是榆树的翅果,因其外形圆薄如钱币,故而得名,榆钱又由于它是"余钱"的谐音,因而就有吃了榆钱可有"余钱"的说法。榆钱也是防病保健的良药。榆钱具有通淋、消除湿热等功效,主治妇女白带多、小儿疳积羸瘦;外用可治疗疮癣等顽症。中医认为,多食榆钱可助消化、防便秘。

01

我从小生活在鲁西南农村,老家的榆树特别多,几乎家家都种,沿路也有不少。据说,是取“年年有余”的寓意,好让家景快点好起来。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榆树生命力旺盛,不需要怎么管理,自己就能茁壮生长。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虽说中国已经实施改革开放,但劲风还未吹到鲁西南,物质也并未极大丰富,吃野菜和杂粮是常有的事。现在这些都是健康饮食,当时却是必要补充。

以前三四月份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百姓家去年的存粮吃得差不多了,新的一年粮食还没有成熟,一家人能吃的东西就捉襟见肘了,好在大自然有馈赠,春季正是各种野菜成熟生长的时候,食材还挺多,挖点荠菜,吃点柳芽、槐花、香椿之类的也能勉强对付。但这些野菜中,只有一种能被称为“野菜王”,能带来的饱腹感是其他野菜无法比拟的,它就是榆钱。

榆钱是榆树的翅果,并不是榆树的嫩芽,圆鼓鼓的外形如同铜钱,故被称之为榆钱。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榆树上的枝丫便会长出一串串如同翡翠般翠绿的榆钱,曳枝荡漾笑语盈盈,沉甸甸的能把枝头都压弯,将大好的春色一览无遗。

02

而榆钱也是唯一能被称之为“饭”的野菜,相比其他野菜,它的脂肪含量很高,味道清甜滋润,能带来明显的饱腹感,旧时候穷苦人家的孩子,春季都会眼巴巴的看着自家房前屋后的大榆树,待到榆钱挂满枝头,嘴馋的会迫不及待的爬上树,撸上一把就塞嘴里,在树上就吃个肚饱也不是什么难事。

《本草纲目·木部二》说:“榆未生叶时,枝条间先生榆荚,形状似钱而小,色白成串,俗呼榆钱。”榆树产于中国,在寒温带、温带及亚热带地区具有分布,可以食用、药用和绿化。榆钱的含铁量是菠菜的11倍,是西红柿的50倍。具有通淋、消除湿热等功效,多食可助消化、防便秘。

春天是吃榆钱的好时节,这一传统由来已久,并非近代人的创造。记得唐代边塞诗人岑参曾写过一首《戏问花门酒家翁》:“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道旁榆荚巧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看似无奈却也天真,为我们展现了一幅酒香春暖人和的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

03

难忘儿时捋榆钱,我记得自己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直接现吃就很好吃。一把一把又一把,吃的很起劲,很开心。也有年龄大些的婶婶们是加上面粉上锅蒸着吃,我尝过还是鲜吃好吃,清香鲜嫩留口香。现在有时出门坐车,偶尔还看到一些大姨挎篮子自摘的榆钱,问她们怎么吃,也是上锅加面蒸,然后蘸大蒜吃。

榆钱最常见的做法还是做“榆钱饭”,采摘来的榆钱清洗干净,按照10:1的比例,拌上少许的玉米面,上锅蒸一蒸一锅榆钱饭就做好了,一棵大榆树足够一家老小几个星期不用担心口粮的问题。

条件好一些的会蒸榆钱窝窝头,用的玉米面多一些,加一些榆钱蒸窝窝头吃,那可真是抗饿又美味的好东西,真的算是“救命粮”,但这些东西富裕的人家是看不上的,所以也被称之为“蒸苦累”,不过风水轮流转,到了现在,又变成了“尝春鲜”的稀罕之物。

榆钱饭

所用食材:榆钱、玉米面、椒盐

1、榆钱采摘回来后,记得要多清洗几遍,比较讲究的话还可以将榆钱尾部的枯萎的花蕾去掉,但这是一件非常繁琐的事情,如果不多的话可以这样清理。

2、榆钱比较多的话,倒入盆中加满水,多搓揉几遍,大部分的杂物也会落在盆地,将漂浮的榆钱捞出控水。

3、将榆钱放入纱布中,略微挤一下水分,蒸出来的榆钱饭会比较结实。

4、处理好的榆钱放入盆中,加入少量的玉米面,和榆钱的比例大约是1:5左右。可以加入少量的椒盐调节味道,喜欢甜的可以不放或者放点糖也可以。

5、直接放入蒸锅中,全部摊开,不要堆得太厚,大火上蒸汽后大约8分钟即可。

现在到了春天还馋着吃榆钱的人已经不多了,毕竟生活品质越来越高,鸡鸭鱼肉几乎天天少不了,更不会出现“青黄不接”没东西吃的情况,野菜再好吃也只能是日常饮食的调剂品,关于吃榆钱的事,或许也只能是属于上一代人的记忆了。

随手点个赞,祝您月入十万。如有侵权,告知立删。

相关文章

  • 爱怀旧的80后

    我们八零后应该是比较特殊的一群人了,我们爱怀旧,我们享受孤独,我们身背压力,自从有了八零后一词之后才有了九零后和零...

  • 80后的乡村生活|捉蝎子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岁月不饶人啊,马上就要39周岁了,即将年近不惑的我们经常喜欢在一起聊童年的...

  • 青黄不接时

    五月艳阳天,农历来说,应“正是人间四月天”的时候,但对于庄稼来说,此刻,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麦苗正绿着,麦粒还在发...

  • 榆钱饭

    刘绍棠 我自幼常吃榆钱饭,现在却很难得了。 小时候,年年青黄不接春三月,榆钱儿就是穷苦人的救命粮。杨芽儿和柳叶儿也...

  • 【80后怀旧篇】放学后的乐趣

    文/舟舟姑娘 与现在孩子放学就进补习班不同,我们小时候放学后才是真正的解放天性。 叮铃铃……随着放学铃声的响起,我...

  • 过得不好才总是怀旧

    过得不好才总是怀旧 我是个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人,就是典型的80后,我们这代人早就已经过了怀旧的年龄,但这颗...

  • 榆钱儿二三事

    1.说榆钱儿 榆钱儿是嘛? 记忆中,它是中学课本里,青黄不接春三月的救命粮 它是母亲常常说起,小时候的一种乐趣,和...

  • 【80后怀旧篇】村里的老井

    在我们村的东头,靠近春波家柴垛的地方有一口老井!听奶奶讲差不多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不同于北方的井,我们皖南的井是没有...

  • 正当青黄不接时

    文/众石也 第一次吃冷蒸,口感不错。 路口遇到几个大爷大妈一人一藤条篮子,上面搭着粗布毛巾,好奇的问后得...

  • 尴尬的80,90后

    尴尬的80, 90后…… 为什么他们最容易怀旧感伤? 原因无非是: 80, 90后处于一个沧桑巨变的尴尬时代,注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80后dou怀旧的情感:青黄不接时“榆钱”滋养「我的乡村生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eyo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