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00天33本书之二十三《资治通鉴故事》之官渡之战

100天33本书之二十三《资治通鉴故事》之官渡之战

作者: 栀子之手 | 来源:发表于2021-12-14 18:05 被阅读0次

记得自己小时候,大概十来岁的样子,两个哥哥特别喜欢看《三国演艺》这部电视剧。

那时候电视剧不像现在能联网点播,又能手机APP投屏。本身很少,每次看电视时碰到,哥哥们就看的津津有味。

因为他们年龄年近,边看边讨论,或者猜测后边的剧情,现在想想多么美好。只是可惜自己没有一个一般大的姐姐,不然也可以有相同的喜好。

现在读《资治通鉴》,才知道小时候为什么不喜欢看《三国》,那时候看三国,看到的是那些因战争,因犯错遭处罚,或者其它原因,一个一个死去的人,有种恐惧在。

时间过去二十多年,才发现那些耐人咀嚼的故事背后,那些在权力顶端,隐藏的人性。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被称为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

其中官渡之战是著名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袁绍十一万人对战曹操两万人,耗时一年零五个月,最终曹操获胜。

看完故事,我一直沉浸其中,问自己,这是巧合吗?还是幸运?

古人常讲天时、地利、人和,初时不懂,后来懵懂,现在才品出一丝滋味。

天时:虽然当时三国雏形已显,但汉朝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还在位,且被曹操奉在许都,现在的许昌。

所以,就当时已经成形千年的帝王制度来看,曹操是天子之师,袁绍这帮乌合之众进攻许都,名不正,言不顺。

地利:袁绍远道而来进攻许都,曹操出门迎战到官渡,现在的郑州中牟一带,虽然袁绍人马多出数倍,但远离自己根据地,其中队伍的人心,周围的复杂局势,变数颇多。

而曹操在官渡与根据地许都之间,可相互依托,互相支援,消息灵活互通,有任何变动,很快做出机动。

人和:招揽人才,是乱世之中,领导的必备才能。

有些人只知其形,不懂其意。

这说的大概就是袁绍吧,对谋士的话无动于衷,不懂得约束自己,根据大局权衡利弊,完全以自己心性决策。

再看曹操,对从袁绍处投奔到他营下的许攸,当闻听许攸前来,来不及穿鞋,赤脚跑出去迎接。

别说许攸,就是近两千年后的我每每读到此处,心中亦彼为动容。

可以想见,对于许攸,对于曹操的那些谋士,心里又是何感想。

除了天时、地利、人和,还有人性,人性在所有条件中都占有不少的空间。

不管是大将军也好,皇帝也好,还是平民也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性格,比如袁绍,有点任性也不是不可以,当领导却听不进去建议,注定不是一位合格的领导。

曹阿瞒也有自己的小个性,多疑。疑心别人害自己,乱世之中,可以理解一二。但他爱才,不管是上边讲的许攸,还是关羽,都成为千万传颂的佳话。

毕竟领导只能是少数,更多的人注定被领导,这些人难道不想找一位爱才、惜才的好领导?

何尝不是人性的较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00天33本书之二十三《资治通鉴故事》之官渡之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eze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