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白池位于上海市松江区的江南名园醉白池,是上海地区保存完整、独具明清风格的园林精粹。全园占地面积76亩,原为宋代松江进士朱之纯的私家宅园,后来,明万历年间的大书画家、礼部尚书董其昌在这里开辟“董园”居住。董其昌在这里创作了他的大部分著作和书画精品,还常常与松江画派、松江书派的文友们在此聚会。到清顺治至康熙年间,工部主事、著名画家顾大申买入董园,在旧园址上重新修建,并效仿宋朝宰相韩琦仰慕白居易在池畔修建“醉白堂”的典故,筑堂于池上,取名“醉白池”。
醉白池园内古木葱茏,亭台密布,古迹甚多。其曲栏横槛、回廊曲径,古色古色。是上海五大园林最古老的园林。园区布局分成内园、外园两部分,以内、外双八景取胜。外园面积大,建筑少,主要是草坪和植物;内园则建筑密集,并有百年以上的古树。内园中央的醉白池是全园的中心,园中的建筑采用自然布局手法安置于池的四周,设计者又用花墙组成园中园,采用曲径圆洞门及廊、亭、榭,使庭院间既独立又联系,产生移步换景、景外有景的观赏效果。园区古迹甚多,每一处景观都略有不同,其中有几处代表性的景观设计值得欣赏:
走进醉白池大门就可以看到砖雕照壁,这是一座反映醉白池及松江古代风物的建筑。以钭眺俯瞰的角度、以浮雕的刀法,将醉白池的主景、近景、远景、背景等突现出来。
雕花厅为清代初的建筑,整建筑为二庭四厢,为一组民宅院落,该建筑门厅朴素无华,不施繁复装饰,从二厅至三厅以及两厢,梁枋及门窗均施有博古花卉和整套三国演义人物等精美的木刻浮雕,刀法纯熟形象生动,这在上海为少见。木雕内容为“百花齐放”,雕的花没有重复的,有神韵,细腻无比,栩栩如生。后厅的大型木雕“赤壁大战”在后厅包括厢房在内,门窗上,门楣上都雕着三国的人物故事图,组成了一套完整的三国人物故事浮雕图。
十鹿九回头石刻,这块石刻浮雕略呈方形,边长约一米。画面上是十只雄鹿在奔走,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在十只鹿中有九只都是回头看的,所以叫”十鹿九回头。推测是民间工匠在明清之际雕刻而成。这块石,最早嵌置于松江普照寺前石桥旁边壁上,桥被拆除后,石刻被搬到”云间第一楼“上陈列,楼毁后(1950年)才搬到醉白池园内。据清代嘉庆松江府志记载:”以做事不全者,谓之十鹿九回头“。民间一般传为:松江历来鱼米之乡,外出做或经商的人,十有九人都是思念家乡,且要返回家乡的。因鹿与禄谐音,寓意为靠俸禄吃饭的人十有八九要回到富庶的家乡来,叶落归根,不忘故土。所以”十鹿九回头“就成了留恋故土的代名词。
池上草堂,建于清代宣统元年,以水石精舍、古木名花之胜而驰名中外,整座建筑凌空于池上,气势雄伟,古朴雅不见,堂前有乔木参天,怪石布岸;堂后桂林华茂郁郁青青。
醉白清荷,也是醉白池公园的核心,清康熙年间,画家顾大申将此列为私人别墅,以七百平方米长方形荷花池为主体,以不规则对称等园艺手法建造池岸。以竹、梅、假山、奇石为相互配衬,融合一体,建造了这座名扬江南的醉白池。
总之,一座小小的园林建筑融合了许多小巧别致的景观设计,每一处都值得作为醉白池的代表,每一季都略有不同,每个角度也都不同。如果说想真正了解上海的精华,一定是先从上海这五座古典园林开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