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杰商业
【人杰商业精选】李家庆:电动车市场,投资回报五年内见分晓

【人杰商业精选】李家庆:电动车市场,投资回报五年内见分晓

作者: 562e463b1f21 | 来源:发表于2018-03-02 17:25 被阅读1次
【人杰商业精选】李家庆:电动车市场,投资回报五年内见分晓

题图: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 李家庆先生

在汽车行业这个发展周期长达十年二十年的万亿级产业,技术演进正在发生,从而带来很多投资机会。如何抓住这些机会?

在汽车行业这个发展周期长达十年二十年的万亿级产业,技术演进正在发生,从而带来很多投资机会。如何抓住这些机会?“我们有一个产业地图。”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李家庆说。具体来说,就是把产业链上的整车、电池、电控、电机,包括生产电池的材料、设备,一层层剥开,再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地图。围绕这个逻辑,君联资本已在相关领域投资了拜腾汽车、宁德时代(CATL)、纵目科技、Pony.ai、木牛科技、海目星科技、先导智能、璞泰来、凯金能源等公司。

在他看来,产业地图的不同环节,需求兴起的时间点也有所不同。如何判断投资时间,对抓住机会来说至关重要。

以下为李家庆采访整理:

新物种

围绕整车的应用来说,一方面是可控场景里的辅助驾驶,从避障、倒车、自动泊车这些简单场景往自动驾驶方向走。另一方面是直接从自动驾驶开始做。这两个方向,一个是从L4往下,一个是L3往上,可能未来会殊途同归。

L4方向上,你既可以做通用的L4技术,也可以着手公交车、园区里的导览车、通勤车、高尔夫球车。有些公司只能做园区里的通勤车,它的技术水平一开始就决定了。这种情况下,可能它还能先赚钱,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项目跟那种平台型公司的项目价值是一样的。偏复杂场景的平台型公司,它不会为了适应一个简单环境,就把自己的标准立即降下来,如果它忙着去赚小钱的话,可能会错失更大的市场。

目前看,国内无人驾驶L4平台型公司,算得上头部的就三五家。对投资人来说,这几家就是高风险,高回报了。

未来实现无人驾驶的时候,这些平台型公司,到底是什么商业模式?它到底像传统汽车链条里边的零部件、供应商模式,还是必须变成一个整车厂,还是要变成什么?我们不知道,因为它是新的生活和应用场景里的一个操作系统。

需要确定的是,这是不是最重要的变革方向?是,我们就投钱给它,让它一步一步地往下走,这就是早期投资一个基础逻辑。早期投资,尤其是技术型的投资,很难用成熟的产业思维来考虑问题,一上来就问,这是什么商业模式?我不知道。我们就知道这个方向、这个路线、这支团队做的这个东西未来会非常有价值。

在我看来,实现通用L4倒没有什么技术瓶颈。因为今天我们提技术,已经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算法问题,它需要时间。我们今天说人工智能、大数据,关键就是能否落地到场景。然后就是看政府,愿不愿意给你这个场景,鼓励你,让你去跑路测,采集数据,不断去优化你的算法。

对于L4,技术很重要,但也要靠积累。谷歌Waymo在硅谷跑了很长时间了,要是没有跑个两三年,我觉得谈其他的都没有用。

在这个过程当中,它会牵涉到调度系统、交通管制系统等等来配合和适应。是环境来适应车,还是车来适应现有的环境?第一辆汽车出来的时候,满大街跑的是马车,你得适应马车的环境。但是当汽车越来越多的时候,马车退位,整个社会环境、交通管制系统等都要配合汽车。

这个转变过程要花多少年呢?我们不知道,有可能10年、20年、30年,因为它也是一个社会变革。

电动车市场,投资回报五年内见分晓

在新能源造车领域,你说行情特别热,也谈不上。这个产业太大了,今天看在里边的玩家,其实也不算很多。中国的汽车产业包括一汽、东风、上汽、广汽等,曾经有一段时间,把全世界汽车品牌全部合资了一遍,然后在中国各个城市造车。今天跟那个时候的繁荣比起来差远了,所以新能源造车还没真正热起来。

汽车这个产业需要大资金,理论上来讲,这个产业的发展不能仅靠财务投资人。这个产业要持续发展,绝对不可能依靠今天的VC、财务投资人来支撑。到最后,肯定还是需要大产业资本进入——一个是政府,一个是大型的产业资本。

为什么新能源造车领域,我们只投资了拜腾汽车,原因很简单,因为只有在拜腾我们才有机会用一个创始投资人的身份去投资。作为一个投资人,我们要在正确的时间,用一种正确的办法进入这个市场。我们考虑的是投入产出的问题,先确定这个市场足够大,可以多家共存。这件事不是谁今天的PR做得强,谁先把第一辆车做出来,谁就能够赢者通吃的。

新能源造车领域,未来很有可能发生并购。这个市场还早,刚刚开始,未来到底是所谓的传统车厂占主导,还是所谓的新兴车厂占主导,还是两三个新兴车厂跟传统车厂合资或者被并购,今天来看都有可能。

投资人的投资行为和产业发展不是同步的。往往在一个产业真正起来的时候,投资人的投资机会和窗口已经关闭了。我个人认为,电动车市场五年之内见分晓,我不是指的五年之内电动汽车产业见分晓,而是五年之内,早期投资人投进去的钱见分晓。到底有谁能活下来,到底谁被谁并购掉,五年之内肯定见分晓。产业很长,但是对于我们来说,不用等这么长。

投资人的思考路径

作为投资人,必须具备产业思维。

除了技术的先进性之外,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考虑。例如,中国政府为什么今天选择锂电?当然,政府也在鼓励燃料电池,将其作为重点发展方向之一,未来也要持续研究。但为什么今天选择锂电呢?这其实跟产业基础有关。选择一个方向需要非常大的产业配套,设备、材料、电池、整车,要支持什么样的技术或者重点发展什么样的路线,衡量标准是最好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而且你的产业是有准备有基础的,不会受制于人。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大力度支持锂电,既实现了汽车的电动化和减少空气污染,同时又能够带动本土的产业发展。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所以,我们在投资时,既要去问科学家,又要问政府官员、工程师,还要跟产业内的人打交道。这样我们才知道,往哪个大方向去走、去布局。如果你只问科学家,科学家能说好几十个路线,他们也能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但在投资人看来,技术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同时又得非常接地气。

电动汽车领域,中国会成为全球领先的国家。中国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大的一个产业,能够被咱中国人关起门来就能办了。无论是手机还是显示屏等等,中国都存在一个所谓的进口替代过程,而且长期依赖。但是电动汽车这个事不是这样,电动汽车再往下走,比如说传感器、芯片,有很多还在国外,但是今天半导体产业,中国正在大规模地做。

今天新能源汽车的量还小,几十万辆;未来两三年、三四年之后,一年就是100万、200万辆。假设未来某年有一两百万辆的电动汽车上路,这种情况下,它的充电、传感器、芯片、激光雷达、高能锂电池等等问题,都存在进口替代的问题。

电池领域,美国肯定拼不过中国。美国的电池产业已经被甩掉了,现在就剩下中日韩。中日韩三家里边,唯一有大市场的就是中国。所以我觉得产业格局还是挺明确的。当然其中有一个变数,新能源汽车肯定会对外资开放,特斯拉肯定会进来。但是在中国,这个产业会世界领先还是比较确定的。

一个产业刚刚出来的时候,利润肯定是在材料、设备等上游环节,做电池的人不赚钱,做整车的人也不赚钱,做生产电池的材料和设备的才赚钱。随着下游规模逐步起来,下游的谈判能力越来越强,品牌效应越来越强,原来可能不赚钱的电池、整车厂逐渐起来,价值链开始逐步向下游环节倾斜。

等到智能驾驶爆发后,有可能整个产业链的利润是往运营上走,比如神州专车或者滴滴最赚钱,也有可能是电网的运营最赚钱。一般产业都是这样的,利润从上游往下游逐步传导,最终肯定是运营最赚钱。

每一次技术的迭代、提升,都会有新的玩家进来。投资人怕的是低水平重复的产业,希望看到的是又大、发展又快、技术还在不断变化的产业。这对投资人来说非常有吸引力——老有新事做。

​(作者:中国企业家杂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杰商业精选】李家庆:电动车市场,投资回报五年内见分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faa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