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不小心点开了一篇文章,迅速浏览了一下,文章主体—讲的是一个女生出生于小县城,相貌平平,很普通的人,是如何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在上海闯出自己的天地,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地位和财富等。再看下面的跟帖,都是正能量的鼓励和支持,以及想要学习等等的言论。多数人都有这种无意识的习得性焦虑和无助,看到这样的文章就想跟随,似乎只有自己跟随了,评论了自己就是主人公一般。
曾经的我也是喜欢看这样的故事的,然后再梦想着自己哪天也能达到这样的成绩。后来,进入职场,慢慢的在摸索中,才发现这些被标为‘’励志和正能量‘’的故事,其实附有非常强的个人特性—换言之,这样的事情只有这一个人能做到,无论你如何的模仿,或者就算严格的按照这样的方法去要求自己做到,那可能最后也是收效甚微,有些甚至会起到反效果。
客观的用上面文章的例子来讲,一个出生于小县城的非常普通的女生——家庭背景就将自己能够得到的最初的社会资源固定了(也就是俗话说的社会阶层),当然最后可以依靠自身的努力,最初主要是学习上的努力,进入职场后,是人际关系的磨炼,自我修养的打磨等等来得到更多的社会资源。
性别,女——纵观我们民族的特性,女生,出生小县城,大部分都是会选择相夫教子,待在舒适圈的。但是这个女主人没有,可以猜测她的家庭或许给的教育就是要奋斗,或许给她传输的信息就是‘我们家需要钱,你需要挣钱’,或许她还有个哥哥或者弟弟,所以父母对于她的要求没有太多,或许就是到她这儿,觉醒了。没有更多的信息来告知她的家庭背景情况等。
当你看到一个人可以将生活划为工作,除了睡觉就只有工作的时候,你需要问自己几个问题—“为什么他(她)有这么强的动力?“”难道真的只是为了挣钱吗?“”就算为了挣钱,为什么要以这样的方式挣钱?“ 当你经过深思熟虑后,得到了你所需要的答案后,再问自己“我可以做到他(她)这样吗?我可以只有睡觉和工作吗?”诚实的回答自己后,最后再通过自己的答案,去思考自己适合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
每个人只有一种生活方式,这是单程旅行的一个显著特点,无法反悔,无法后退,推倒重来需要非常大的勇气和决心。通过读历史,通过读现代史,通过他人的生活状态,通过长辈的生活经验等来推断出现阶段自己所做的决定,所做的事情而带来的后期的结果,当然这是有变动的,但是顺藤摸瓜,变动不会非常的大。
这是一种习得性学习,看别人的生活结果来思考自己是否想要这样的结果,在慢慢的去摸索自己,认识自己,最后到掌握自己。这样才会在飘荡的社会上,抓稳根基,不为他人言语而左右,不为他人行为而伤害自己,专注于自身,跟着天地的节奏去安排自己的生活。
这种畅游于天地,又与天地同行的状态,当真正懂得后,就能体会到真正的豁然开朗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了,超乎于文字的一种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