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仰望天空,感受渺小
人类的自大,往往是因为其目光的狭隘。如果向广阔之处看一看,情况就会有所改变。
我儿子四岁,他尤其喜欢探索宇宙。当然,不少人可能会想,四岁的孩子,就算是探索宇宙,又能达到多深的程度呢?最终,都不可避免地活成一个平庸的人。
我不否认这样的论断,但我依然认为探索宇宙,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管多大的人,都该对宇宙怀有敬畏之心,没有谁可以全知全能,宇宙是最为神秘的存在。向神秘处致敬,献上我们最宝贵的专注力。
我们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也是重新认识自己的一个过程。就像成年人读科幻小说,其实也是在重新地对自己进行定位。
2.《全频带阻塞干扰》
“中国科幻名家典藏系列”这套书,《全频带阻塞干扰》是我阅读的第11本。这个套系的作品,本本经典。在这所有的科幻作家中,我尤其喜欢刘慈欣。
刘慈欣真的是非常有情怀的一位作家。他的科幻,不仅仅停留在空洞的幻想,在他的作品中,你常常可以读到少见的情怀。
比如说,他很率真。《全频带阻塞干扰》就是刘慈欣对未来战争的幻想。他真的很敢想,也真的出版了。未来战争的格局,相较于现在来说,一定是有所不同的。从和平的视角来看,这样的战争是没有意义的。尤其是站在宇宙的视角,这样的斗争,只不过是技术的无意义比拼而已。受伤的都是人类自己。
这场信息技术之战,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然来临。它来得悄无声息,但是影响却极为巨大。
全频带阻塞干扰,自己也会深受其害。
寓意深远,不愧是大刘。
3.探问命运
这本《全频带阻塞干扰》不仅包括大刘的同名小说,还包含着王晋康的《终极爆炸》,燕垒生的《铁血年代》以及王晋康的《生存实验》。这剩下的三部小说,我尤其喜欢燕垒生的《铁血年代》。
这个短篇,写得很有深意。
如果牺牲注定是一种命运,你该如何选择?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王晋康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在主题上,这几部作品都聚焦“生存”。这是我们作为人类的一点不值得一题的思考。可是尽管如此,这思考依然有意义。
战争是一个严肃的议题,但同时,我们要竭尽所能地避免战争。为了我们的孩子,我们也应该把生存的权利交付。没有人生来就是为了打败谁的,既来之,就有其注定的意义。
有时候,我愿意相信命运,但更多的时候,我想要质疑。我们的命运,到底受谁的安排,如果我们拥有自主的权利,我们就更应该学会守护我们的家园。
再没有什么事情,是比这件事情更有意义的了。争执无益,各种纷争不过是更大程度地证明了自己的愚蠢。利益上的和解共赢,不是什么羞耻的事情。爱这宇宙般的繁星灿烂,也爱这地球上的生机勃勃,一片祥和。愿我们都能为世界的和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