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胖罗振宇,在其电视脱口秀节目《罗辑思维》的最后一期《我们这一代人的学习》中,将人生状态划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表达态度、感受和意见的人生;第二种类型,是落实目标、方法和行动的人生。他认为自己脱离体制、自主创业,同样经历了从第一种人生状态到第二种人生状态的转变。
其实,罗胖讲的是价值判断与决策行动的关系问题,小编认为比这个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行动。因而,在这里,小编也运用类型化思维与对比性思维,将人生状态划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折腾目标、伪装精进,逃避生活的人生状态;第二种是,忘掉目标、点滴做事、活在当下的人生状态。小编的人生状态属于第一种,我想大多数人也与小编相同。
比如:我们曾经无数次地,下定决心、设定目标和拟定计划,规划自己要在某个期限内,达到减肥多少斤、戒掉某种恶习、看完几本书籍、挣到多少金钱等等。但是,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是,计划并未落实、目标并未实现;然后,又是新一轮的决心、目标和计划的上演。多个轮回反复下来,人生已走向终了。
虽然,人生及生活不能没有目标,也不能没有规划。但是,我们的人生,如果总是在为目标而折腾生活、在目标中迷失生活、在用目标代替生活,则是对生活的逃避、对人生的浪废。如此人生,是活在目标中,而不是活在生活中,其生活是永远在为目标作准备,生活从未真正开始过,是以精进为名、懒惰为实的拖延人生。
道理很好理解、谁都明白,关键的是如何克服与校正。罗胖给我们提供的方法是:日拱一卒。这种做法,其方法论的核心,仍然是围绕目标展开;只不过,是将大目标分解为,每天应当完成的小目标,逐一落实、长期坚持。
小编认为,日拱一卒的方法确实很好、肯定有效。但是,这种方法仍不足以体现当下的重要性。在方法论及思想认识上,还应补充三点(模仿领导讲话):第一,不要因为目标而放弃当下,不要以目标为借口逃避当下;第二,当下才是第一位的目标,明天及将来只能是第二位的目标;第三,只有赢得当下,才能赢得明天、赢得人生。最后再讲一点:当下为王,其他都是废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