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何六度是行菩提心的学处

为何六度是行菩提心的学处

作者: 缘孟 | 来源:发表于2019-03-28 10:19 被阅读0次

(一)六度的定义

六度指的是六种行菩提心的学处,度为到彼岸之义,因此六度指的是六种到彼岸的修法或者说是方法,分别对应断除贪嗔痴三毒。

(二)六度的功德

详细来说,六度各有法相、同品、违品、障碍及涵摄,但在此处,理解为行持修法的总纲即可,即依靠这六种工具可以到达成就的彼岸,六度也可比喻为船筏,将行人渡过轮回大海。

从究竟来说,六度皆是勤作,如金刚经所言“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与如如不动的本性上并无干涉,但从凡夫的行持来说,六度之行持是实践菩提心必须之法。愿菩提心重在观想、发愿,行菩提心重在行持、实践,最为落实心之关要,因此作为行为的指导,是菩提心落到生活修行中的指导总纲。

(三)行为和度的区别分析

1、不同之处

一个行为和成为度之间还是有一点不同,即看其广大及甚深程度,如果只有单纯的行为,并不一定称为度。

2、以布施为例(1)布施和布施度

布施的范围很广,一个普通不学佛的人施舍财物也可以说是布施。

布施度是大乘的修法,需要有大乘菩提心以及空性正见摄持,才能达到“度”——到彼岸的效果。将内外的一切财产、身体连同自己施舍这些的善根果报,全部施予所有众生而远离悭吝之心,没有一点条件,不希求任何果报,具备这种舍心称为布施度。

(2)布施度圆满的标准

《无尽慧经》中云:“何为布施度?即施舍一切财物及果法之心。是故,布施度唯是心。”布施度的界限就是舍心圆满,以舍心为界。

按照《入中论》的观点,圆满布施度不一定非要成佛,一地菩萨就可以了。作为凡夫,因为自己对身体有执著,对财物有执著,对善根有执著,完全舍弃这些有一定的困难,但也可以按照一地菩萨的舍心来修学,用造作的舍心来进行相似地布施,这也有非常大的功德。

布施度必须具备“一切不悭”和“一切施他”两种德相。其他可以此类推。

二、从几个角度分析布施的类别及界限

从布施的发心、布施物及对境来看,可有不同的分类。在本课中提到了普通布施、广大布施、极大布施、清净布施、不清净布施等。这些布施之间有哪些差别和联系,下面从发心、对境、布施物及果报做一简单分析。

(一)发心的差别、1、主要区别

普通布施和极大布施可以从发心上区分,虽然原文中主要强调的是布施物的不同,但布施物的不同主要体现的还是心力的差别,如果没有勇猛精进,为了菩提舍弃一切的心力,极大布施是不可能成立的。

2、举例说明、普通人布施一部分的普通的财物一般来说还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把自己的肉割下来去布施,是基本无法做到了,首先是心里不舍,其次我们身体确实是不允许,没有人把自己的身体看成白菜一样,可以随意的切割。

一地菩萨以上,施舍身体确是完全可以的,因为已经完全断除了对身体的执着,也因此在一地以上布施度可称为圆满。

(二)从对境上来区分

布施的对镜可以是亲友,也可以是怨敌,乃至六道所有的众生。

1、对亲友的布施

大部分众生可以做到,就像动物中母亲也是非常的慈爱子女。

2、对普通可怜众生的布施

具有同情心的一般众生可以做到,毕竟众生的境遇差,很容易产生怜悯之心。

3、对怨敌及明显胜过布施者之对境的布施

需要有广大心力者,具有众生平等及舍心修的较好者可以做到。

4、对一切众生无偏堕的布施

圆满布施度者可以做到。

(三)从布施物来区分

此处主要从物品本身的性质来分,及所施物品从普通到广大之间是否清净来分,分为清净布施和不清净布施。

1、清净布施、(1)基本概念

除烟酒、武器、毒药等伤害他人之物外的其他我们执着的一切财物。

(2)注意事项

如果我们虽然布施的是非常清净的物品,比如说是名人字画、墨宝及珍贵的艺术品,但目的是为了达到自己不好的非法的目的,即发心不纯,那也属于不清净布施。

如果我们虽然布施的是烟酒等不清净物品,但发心确实为了给别人治病,保护众生等,这也算是清净的布施。

如果是自己不吃的肉类,在发心清净的前提下布施给众生的时候,可以提前为那些众生回向,也可以烧掉做火施。

2、不清净布施、(1)基本概念

布施烟酒、毒品等一切会伤害众生之物,是不清净的布施。

(2)举例说明

比如说,家里有现成的烟酒,在世间人看来属于较好的礼品,因为自己学佛了不用,为了怕浪费转送他人,就属于不清净布施。但是如果受转送人属于可以将烟酒进行妥善处理的,则不属于不清净。

比如有时供护法需要酒,为了这个目的布施就不属于不清净布施。

(四)从果报来看

1、清净布施得到的是好的福报。如得到善趣,财富圆满,衣食不缺,随心诚意等。

2、不清净布施得到的也是不清净的福报。

3、如《正法念处经》关于不清净布施的果报有36种,均是饿鬼。

三、意幻供养、(一)以实相见解摄持

如果观想力足够,是完全可以做到实际供养或者布施一样的功德,因为从实相来说,世界本来就是幻化的。

(二)应用、1、施食

(1)如何观想、观想食物变成无量无边,变幻出可口可乐、面包、奶油蛋糕等等,当时你不一定有这些实物存在。可以尽量观想,扩大观想的范围。通过咒语的加持和观想的作用,可以让很多饿鬼感受到真实广大的利益,享用到广大的食物。

(2)举例说明

比如一杯水,念些观音心咒等加持,然后施出,某种角度,便算一次水施。当然,也可以念诵水施的专门仪轨。

倒洗菜、淘米的水也可以念观音心咒加持,这也是一种水施。

如果饭菜里有肉(家里人吃的三净肉)或者洗碗时含有洗洁精的水,也可以通过念观音心咒布施给其它道的众生。

总之可以尽量去做,多多益善。

2、布施仪轨、咒语(1)烟施

《喇荣日常课诵》的《烟施魔祟部多仪轨》。

(2)水施

A、智慧流星咒

嗡 嘉纳阿瓦洛革得、那美萨曼达、萨帕纳、瑞莫巴瓦、萨玛雅、玛哈玛讷、德日德日、舍达雅作拉那吽。

(于江河、湖畔,右手捧一掬水,诵此智慧流星心咒七遍,加持七掬水而倒入江湖中,以佛眼视之,所有现前之饿鬼众,皆获得具足如天人之饮食胜味,且各各饿鬼获足七摩揭陀斗之饮食。仅饮彼水,彼一切饿鬼即从其道解脱,转生善趣也。凡诸男子、女人、童男、童女及旁生、饿鬼、鸟类、水族等,若饮此水,一切恶业及业障悉皆清净,且转生善趣也。)

B、《水施仪轨》中的咒语:嗡 哈热得(dèi)索哈

C、念七遍以上观音心咒、3、修古萨里

可以观想布施自己的身体,变成各种鲜美的食物,也能够真实利益众生。

参考资料:智悲研讨论坛。

相关文章

  • 为何六度是行菩提心的学处

    (一)六度的定义 六度指的是六种行菩提心的学处,度为到彼岸之义,因此六度指的是六种到彼岸的修法或者说是方法,分别对...

  • 菩提心修学述要26.愿菩提心跟行菩提心的差别

    我们再看第二个作用,作用有“愿菩提心”跟“行菩提心”。愿菩提心是基础,四弘誓愿;行菩提心是六度万行。菩提心它是一种...

  • 《普贤上师言教》愿行菩提心学处

    愿行菩提心学处二:愿菩提心学处、行菩提心学处。 (一)愿菩提心学处 愿菩提心学处分三:修自他平等菩提心、修自他相换...

  • 70课

    上节课学到了发菩提心后还要修学菩萨学处,以六度四摄为心要。成佛的修行要目标明确,方法正确,手段完整,要通过方...

  • 《入菩萨行论》第一品菩提心的利益

    第二课 我们今天讲《入菩萨行》第一品——菩提心利益的前行论绪部分 入菩萨行是汉语的翻译,意思是行持菩萨道以及养护菩...

  • 读《当生命陷落时》| 第十四章 不死之爱

    这章讲如何走向菩提心。 什么是菩提心?菩提心是我们与他人的痛苦相连接,无法抽离、无限脆弱、也无限温柔的内心时刻。菩...

  • 净土宗小常识

    1、菩提心: 即是愿成佛之心,全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分“菩提心愿”与“菩提心行”。“菩提心愿”即度、断、学...

  • 发愿、行愿、忏悔

    发愿、行愿、忏悔。即是修行。 学佛的人常说,发菩提心。 何为菩提心? 无上正等正觉之心。 菩提心有什么用处? 《华...

  • 《菩提心,你修不修? 》                 

    《菩提心,你修不修? 》 ——索达吉堪布 在所有的修行当中,菩提心的地位举足轻重。如果没有修成菩...

  • 洛桑陀美上师开示

    我们要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圆满六度修行,其中的忍辱波罗蜜是比较难修的。有时候我们都知道佛法道理,但是真的涉及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何六度是行菩提心的学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fif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