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来甚少在黄金周的电影院看国产片,《亲爱的》是非选之选。宣传片里陈可辛导演信誓旦旦地说这是他有史以来拍得最好的一部。在我看来,这影片值写此文,一番斟酌。
一、主角黄渤饰演的田文军与郝蕾饰演的鲁晓娟这对离婚夫妻从孩子失踪崩溃到怀抱希望,电影前部分是千方百计找儿子,高潮出现夺子闹剧的几度触发,后部分从与孩子相处陌生到打破隔阂,这是影片的主线。爱子心切的两人,情绪起点同样是落在儿子失踪后的低谷里,但起伏明显不同。坚持发布寻子广告、同步网络甚至不惜被骗的丈夫坚持着“只要想找就一定能找到”这一信念。而听完丈夫各种寻子方法失败后,妻子的黯然离开和始终无法唤起与第二任丈夫再育的意愿、寻子组织会里默然无语突而道出愧疚嚎啕大哭......这是性格差异,也是两人所处家庭位置不同所致。导演解析得很详细,演员也原汁原味地诠释出来。
二、张译饰演的寻子会组织人赵总从鼓励田文军和鲁晓娟开始就一直支持他们,当两人找到孩子后他的立场却发生微妙变化。村口夺子那幕的慷慨援助当然无疑,但彻夜无眠泊车在田家门前、维护自尊故不打开车窗回应田文军却藏不住心结发短信给他——“偏偏是你成功了而不是我”、田刚孩子生日会上不顾寻子会其他成员感受高调发言打破既定的寻子会口号——不怀二胎,和蜷缩在街角处怆然泪下,这些个人挣扎片段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田文军的寻子成功,在提高赵总的自我价值同时也放大了他的挫败感,最后加速了他对希望的再造。与其说是导演安排了这样一个催化剂的角色,不如说是现实生活里人的写照。
三、佟大为饰演的律师高夏对赵薇饰演的人贩子妻子态度的转化。导演刻画人物性格的镜头简洁精准。遭遇事业低谷和母亲脾气恶化的他表面自私自利,对李红琴的案件轻则以睥睨相对,重则狠骂甩头就走;在目睹李红琴无辜被寻子会成员殴打咒骂给李带来的伤害和整件事的荒唐处,他一改对她的歧视而转为免费”援助“承诺定会帮她要到女儿的收养权。他将孩子的亲生父母和养父母之间的矛盾激发,推动案情发展,将福利院成功起诉其中固然有李红琴的执着,但他正义感的重新唤回才是关键所在。
四、伦理与法律的讨论。导演多是点到即止,没有再深入。但带着感情色彩去看这部影片里的法律总感导演的指向不止亲情片和社会意义。
这是一部悲情电影,电影海报里三人均含泪。这里面主要角色都有过哭戏,李红琴是当面直接大哭,田文军是手掩面再放声痛哭,鲁晓娟多是眉头紧皱低头流泪等等。导演的全方位多角度解析,加上一班戏骨的淬炼演技,表现出来的受害者牵连之广,相互伤害之痛,让本来就触动国人神经的话题有更多人性伸展深度,引发思考,重温亲情,我认为这就是影片的成功之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