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篇》复习之六
《论语·子路篇》第三章,记载了孔子“正名”理论的提出过程。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这一章,可以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讲“正名”和“为正”的关系,“正名”是治G理Z时的头等大事,即“为Z”始于“正名”。后半部分解释“正名”的合理性必要性。孔子对“正名”合理性的论证,采用了归谬法,从反面列举“名不正”可能产生的一系列后果的严重性上:“言不顺”“事不成”“礼乐不兴”“刑罚不中”“民无所措手足”。这五种后果都属于消极行为,共同起着为“正名”主张合理性的破坏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这五种后果之间不属于并列关系,前后两项是直接因果关系,即后一项是前一项的结果。这种辩论方法——归谬法,意味着你除了接受原结论之外,别无选择。同时,在使用归谬法的过程中,孔子还结合了连锁推理的论证策略。这样,使“必也正名乎”这一立场,就获得了使对方“不得不接受”的论证结果。
这是对待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亲密弟子,“诲人不倦”的耐心解释辅导,直到你心服口服。
《微子篇》第5章: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孔子的为正主张不被时人所理解,而他又百折不挠,“知其不可而为之”(《宪问篇》)。面对他人的不理解,或者是批评、讽刺,孔子没有沉默,而是积极地回应与辩护。本章,面对“佯狂而来歌,欲以感切孔子”的楚人接舆的批评和建议,孔子本打算前往辩解,但因批评者的“趋而辟之”而告终。这是面对别人的批评,孔子本想和对方辩解,而终丧失机会的一种情形。
《宪问篇》第42章:
子击磬于卫。有荷篑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面对“荷篑而过孔氏之门者”的批评,孔子的直接反应是:“确实啊!如果像这样那就没有什么难了。”如果随世浮沉,隐居世外,确实像荷蒉者所说的那样,从俗而与之浮沉,则没有什么难了。然而孔子心存天下,与荷蒉者心事不同,行道之心一日而不可忘。这一感慨,不是无可奈何,而与上章“知其不可而为之”同义。可谓孔子想为自己辩解,而又不愿意辩解的情形。
《雍也篇》第28章: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南子是卫灵公的夫人,当时把持着卫G的GZ,“名声不好”。“子见南子”历来也被演绎得五花八门。子路对孔子和南子相见一事,提出了质疑。孔子通过发誓的方式,希望诉诸天志来对自己的做法进行辩护,以正视听。可以说,孔子的誓言中包含着他满肚子的委屈。
《阳货篇》第7章: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佛肸是晋国大夫赵简子的中牟宰,晋定公十八年(前494),赵简子进攻范式和中行氏,佛肸据中牟叛乱,召请当时正在周游列国的孔子前往。孔子想去,却遭到了子路的批评。面对子路对自己“言行不一”的尖锐批评,孔子采用了执经行权的策略,通过指出自身的特殊性进行来辩护。
《阳货篇》第5章: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季氏家臣公山弗扰凭借费邑叛乱,派人召请孔子。孔子想去, 子路对此不理解,提出了质疑。面对质疑,孔子通过“目标——手段”的方式来为自己辩护。就是说,应召前往费邑,只是实现自我理想的一种途径。他明确指出:“如果有举用我的人,我要在东方复兴周代的典制!”
《微子篇》第6章: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恍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面对隐士桀溺的批评,孔子这一次通过比较“鸟兽”和“斯人之徒”来为自己的选择和追求进行辩护,鸟兽是不能合群共处的,我辈不和世人相处,又和谁待在一起呢?
相比较而言,孔子在对“正名”这一立场进行辩护时,不像对待楚狂接舆和荷蒉者那样,而是抓住时机,直面子路,主动为自己辩护;也不像“见南子”时那样诉诸誓言,寻求天意,而是凭借一系列的理性推理;更不象后三次那样“从自身出发”思考问题,而是借助归谬法和连锁推理的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对方“不得不接受”的特殊气势。
因此,孔子的“正名”思想,也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