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时光流淌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网图侵删注:本文内容源于读《苏东坡新传》和《古诗词里的快意人生》之感悟。
01 苏轼的一生
苏轼曾对自己的一生作过总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纵观他六十六年的人生,几起几落,风风雨雨,失意坎坷。入狱一次,多次被贬,一贬再贬,一次比一次远,真可谓是倒霉的一生。
自绘图片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有人在失意中沉沦,有人在失意中重生。苏轼的失意中重生,堪称教科书级的自我救赎。
网图侵删02 缘起,“乌台诗案”
苏轼,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苏东坡这个名字,以及他人生的重要转折都起源于“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发生在元丰二年(1079年)
彼时,苏轼由徐州调任湖州知州,于四月二十日到任,进《湖州谢上表》,谢表中的最后一句是这样的:
"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其中,“新进”和“生事”这两个词略有表达不同政见,发表牢骚之意。
就这样被人抓住了把柄,弹劾苏轼讽刺朝廷,还有人特意从苏轼的诗中找到不少讽刺新法的证据,这让一心想要变法的宋神宗顿时对苏轼极为不满,于是命令御史台立案调查此事。(注:所谓证据,有很多是添油加醋、刻意放大曲解出来的。)
七月二十八日,苏轼被押解往京师,未经审判就直接投入大牢,不仅肉体上经受酷刑的折磨,精神上也切实感受到死亡的威胁和恐怖。
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此案后,苏轼贬谪黄州,任从八品的黄州团练副使。虽然逃过鬼门关,但命运跌落到有生以来的最低谷。
时年,苏轼四十四岁。
ZZ上,一夜清零重回起点。由正七品的祠部员外郎、知湖州降到从八品的黄州团练副使。这个团练副使,没有编制、没有俸禄、不能参与公务,甚至,还不能辞职离开。活脱脱一个被监管的失去人身自由的ZZF。
经济上,生活陷入困境。没有俸禄,但全家二十几口人要养,那段时间,苏轼生活得很拮据。据说,他和夫人每个月在屋梁上挂三十串钱,每天早晨用叉子挑一串钱下来当作当天的费用,然后把叉子藏起来。即使如此节俭,现在这些钱,也只够家里人勉勉强强用一年。
注:为解苏轼一家的经济之困,朋友帮他找知州在城东申请了一块废弃的营地,在城东门的一块坡地。苏轼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这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苏轼在这里灌注了辛勤劳动、结下深厚感情。他不只经营起禾稼果木,还在这里筑起居室——雪堂,亲自写了“东坡雪堂”四个大字,并自称东坡居士,苏东坡之名由此得来。
在精神上,被抛弃和被孤立。苏轼初到黄州,十分痛苦,曾对朋友坦露心声:“处患难不戚戚,只是愚人无心肝尔,与鹿豕木石何异!”他觉得自己重罪遭贬,被朝廷“废弃”,被君王抛弃,被同类士大夫嫌弃,极度自卑苦闷。
遭受命运滑铁卢,在仕途清零、经济困顿、精神崩溃的三座大山下,苏轼是如何完成自我救赎,又经历了怎样的思想境界?
03 自我关爱式救赎
人在遭逢重大变故和打击时,很容易怨天尤人、自暴自弃或者自我逃避。无论是哪一种状态,都不利于问题解决和自我成长。
苏轼在遭逢变故后,他的体验到的心境是“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他表现出来的人生态度,是接纳现状,积极面对。
他在与弟弟苏辙的交谈中说:今后一定”畏蛇不下塌,睡足吾无求“,从此安分守己,做个黄州老百姓,并无不好。
他说到做到,初到黄州时,唯恐自己这张”不吐不快“的嘴闯祸,苏东坡白天都是蒙头睡觉,只有晚上才敢出来透透气,散散步。
他也唯恐自己这支笔再闯祸,那么爱写诗的苏轼,基本不再写诗文了,实在憋不住,就写写在当时看来很不入流的词。
为了生计,他带着全家老小一起开荒地,除草、除草捡石头块。
......
一代文豪,风华绝代,面临巨大的人生变故,能快速接纳现实,积极做出应对,珍惜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努力适应新的环境,仅此一项,已经打败了80%的人。
然而,苏轼不止于此,在落魄失意时,除了快速做出调整和反应外,他还积极关注自己的情绪体验和情绪表达,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
一个春寒料峭的夜晚,苏轼独自到江边散步。
一钩斜月挂在梧桐树光秃秃的枝丫上,一只孤雁从此飞过,它在这些树梢上方徘徊,最终,悄无声息地落在了沙滩上。他感觉自己的灵魂和这只孤雁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狂奔回寺庙,抓起笔,写下了他来黄州后的第一首作品:
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苏轼的这个行为可以算得上是一次自由书写式疗愈,即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情绪,实现自我疗愈。
再说苏轼的五十亩荒地,在热心邻居和全家老小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几个月的时间,总算开荒成功。
种什么好呢?苏东坡第一想到的,是种竹子。因为——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注:出自苏轼的《于潜僧绿筠轩》】
在困顿中保持优雅和体面,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这样的苏轼,怎么能不让人钦佩?
04 自我对话式救赎
哪怕是一个小小的伤口,都需要一个愈合的周期,更何况是遭逢人生巨变。尽管苏轼做出了积极的应对和改变,甚至决心下半辈子就定居在黄州,但他内心的创伤,仍然需要他自己一点点去疗愈。
苏轼的自我对话式疗愈,是与生活作为媒介,即正念生活,热爱生活!
此时书东坡的心境已经悄然发生变化——“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耕地时,他把陶渊明的《归去来兮》涂改了一番,一边犁田,一边敲着牛角高声地唱:“归去来,谁不遣君归?觉从前皆非今是!”
他给邻居请他吃的点心命名为“为甚酥”,给请他喝的酒命名为“错着水”。
黄州的猪肉很便宜,他发明了后来闻名天下的“东坡肉”,还写下了大名鼎鼎的《猪肉赋》。
一天,苏轼前往蕲水访友,游清泉寺之时,他发现那条兰溪的水竟然是向西流的,他兴奋地作了一首词——
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干吗要活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溪水尚可西流,人生为什么不可以酣畅淋漓地活一回呢?
脑补一下苏轼在黄州生活的画面,我们能深刻的体会到,他一直在试图摆脱过去的阴影,耕地时、喝水吃、吃饭时、访友时,他都通过一景、一物、一事与自己对话,劝解自己与苦难和解。
人往往是这样的,越是缺少什么、渴望什么,就越抒发什么。从苏轼的这段时期积极豁达的词中,我体会到的是他在暗夜中的苦苦挣扎与摸索,是他在勇敢坚强地一寸一寸舔舐自己的伤口。
此刻的苏轼,离他真正豁达起来,还有一段距离。
网图侵删05 自我探索式救赎
人生遭遇苦难,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云淡风轻、一笑了之的,此时一定要牢记四个字:莫向外求。
在黄州的四年里,苏轼除了积极生活、努力救人(注:关于救人,本文暂且不表)外,他还开始埋头做学问,手抄《汉书》,撰写《论语说》五卷,立志完成他父亲没有写完的《易传》,还苦练书法和画画。
后来被称为中国古代三大行书之一的《寒食帖》,就是在此时完成的。
在我看来,苏轼埋头“做学问”,是一个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自我探索的过程,是一个人的思想、价值观、人生观整合的过程。这与王守仁在贬谪贵州龙场时,躺在山洞的石棺里一遍一遍叩问”圣人于此时当如何?“最终龙场悟道的过程极为像似。
在这一场自我探索式救赎中,苏轼,终于在儒、释、道三者合一的文化中,在大江乱石清风明月之中,和苦难达成了和解,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这才有了"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感悟,达到了”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天人合一境界。
元丰五年(1082)三月七日,苏轼和朋友喝了几杯小酒,蹬上一双芒鞋,手持竹杖,到距离黄州三十里的地方去看一块地,准备把它买下来。
走到半路,忽然天色转阴,风雨骤然而至,大家都赶忙找地方避雨,只有苏轼还在雨中高声吟唱。
雨很快就停了,太阳又冒出了头。
苏轼回头望向他们刚刚经过的山坡,刚才那里还风雨萧瑟,现在已经是一片安宁。
灵感倏忽而至,他缓缓地念了出来,这就是后来打动了无数人的——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所有的风雨已经过去,苏东坡的内心开始触底反弹。
网图侵删
06 看山还是山 看水还是水
苏轼的一生,是奔波的一生,他一辈子几乎没在ZZ上得意过,任途坎坷,屡遭贬谪,曾到各地为官。
是仕途方面,影响苏轼ZZ命运的,是党派之争,前半生,还没有号东坡居士的苏轼,因为与王安石为代表的改革派政见不和,自请出京,又作为党争牺牲品在“乌台诗案”深陷囹圄。后半生,已经变成苏东坡的苏轼,又因为与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政见不合,自请出京,再次开启颠沛流离的人生。
经历了自我救赎,达到“天人合一”的苏轼依然在坚持自我,只是生活的风雨于他,已不足为惧。
在为官方面——苏轼一直都是爱民如子的好官。
在黄州四年多的时间里,他虽然是被看押的犯官,也依然尽力为百姓做实事。在黄州,他成立了“救儿会”,是世界上最早的孤儿院。
在出任杭州知州期间,他组织疏浚西湖,筑苏堤,赈济饥荒,防治瘟疫,组织创办了世界上最早的公立医院——“安乐坊”。
在生活方面——苏轼热爱生活。抛开他的文学造诣、书法水平、政治见解等,仅美食这一项——黄州的“东坡肉”、“东坡饼”;惠州的“火烤羊脊骨”;儋州的“酒煮生蚝”,哪里有食物,哪里就有苏轼的美食发明。
黄州是苏轼人生的转折点,因为有了“乌台诗案”的发生,才有了苏轼堪称绝唱的“两赋一词”。
更是由于佛道思想的影响,以后又屡遭贬谪的苏东坡在将来的政治风浪中多了一份宠辱不惊的淡定和从容。
更难能可贵的是,千锤百炼后的苏东坡还是原来的苏轼,归来,仍是少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