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

作者: 贺彩莲 | 来源:发表于2018-11-02 08:50 被阅读65次

        看韩永飞写的《破译文化密码——与秋雨侃时分》这本书,里面关于文化的论述让我有醍醐灌顶之感。

      他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以获得许多知识,但不一定能获得一种文化,文化是体现在思维、处事、举止、言谈和文字之中的,是培植在内心深处的。

        确实如此。

        古今中外,有不少称赞母亲的文章流传千芳,其原因不仅是文章本身感人,更是母亲作为许多人心目中的楷模,鞭策了他们一生。这些母亲有的不识字,有的一生都没有走出遥远的山村,但她们身上内在的文化光芒却照耀了子女的一生,这种文化是长年累月的影响和点点滴滴的注入。也有不少歌颂老师的文章,老师在课堂上讲过的许多知识可能都忘记了,但却留下了潜移默化的行为规范和处事准则。

        记得在微信上看过这样几个小故事:

        假日陪妈妈逛街时,遇到一位流浪歌手在街边演唱,听完一曲后,我随手把五元零钱扔进了旁边的帽子里。但妈妈的举动却让我吃惊,她走到帽子跟前,慢慢蹲下身子,轻轻将两个硬币放进去,并微笑着向流浪歌手点头示意。妈妈小学都没有读完,但那一刻,我却感到妈妈好伟大。

        还有个故事是这样的:我第一次到导师那儿报到完以后,说:“老师,您是否有相关文章可以让我先读一读?”导师略带惊异地看了我一眼,马上将他近年发表的文章复印好给了我。在我读博的两年多时间里,每天到办公室,都会发现他复印好的一两篇文章放在我的信篓里。后来,我才知道,在这个世界著名的密码研究集体里,学生都是自己查资料的。但导师宽容了我的额外要求,并且从没有说这本来应该是我自己的事。他那轻轻的一眼和两年多不间断地为我查找和复印资料的举动,令我终生难忘,而那时他已是世界上著名的密码学家。

  一个人有没有文化,并不是看他的学历有多高。前段时间在网络上炒得火爆的“高铁占座男”据说也是博士学位。有学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没学历的人,不一定没文化。读书有利于提升个人修养,但有没有文化,有时和读很多书又完全是两码事,一个文盲有时可以展现一种文化的优质,而一个满腹经纶的文人也可能体现一种文化的恶劣。

        正如作家梁晓声所说:文化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相关文章

  • 文化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

    看韩永飞写的《破译文化密码——与秋雨侃时分》这本书,里面关于文化的论述让我有醍醐灌顶之感。 他说:...

  • 文化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

    文化是一个人根植于内心的修养。 一个人心平气和,做事妥帖,做人礼貌,这就是修养。 在古代,我们常以玉比君子。说君子...

  • 文化

    什么是文化? 文化就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 文化就是无需提醒的自觉; 文化就是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 文化就是为别人着...

  • 读书记

    什么是文化? 文化就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 根植于内心的修养

    转自:许莫私人音乐厅作品 一个人心平气和,做事妥帖,做人礼貌,这就是修养。 在古代,我们常以玉比君子。 说君子像玉...

  • 根植于内心的修养

    《菜根谭》:“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真正有修养的人,遇事都会退让...

  • 根植于内心的修养: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保持简单纯真做人,无愧于心。踏实认真做事,不欺于人。不搬弄是非,不听流言蜚语。人这一辈子,人品...

  • 什么是文化

    什么是文化? 文化就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愿你我...

  • 文化是什么

    真正的文化是: 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 掬水录:学历≠文化

    什么是文化? 根植于内心的修养, 无需提醒的自觉, 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 为他人着想的善良。 ——梁晓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化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fkq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