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古代艺术品
每天听本书132——中国艺术的“模件化系统”

每天听本书132——中国艺术的“模件化系统”

作者: 27a5b41a0120 | 来源:发表于2018-07-10 23:44 被阅读0次

        本书从众多文物出发,提出中国古代艺术品生产的“模件化系统”,即通过组合预先设定的各种模件,创造出众多高品质的艺术品。比如,贵族需要用青铜器的不同大小与花纹来体现等级差别。于是工匠利用模件化体系将各种素材根据需要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从而造出不少纹饰变化。另外,器物的不同组合也能区分贵族的等级地位,其组合形式也是把单个青铜器当作模块,通过不同的组合体现差异。秦兵马俑也是用事先分别制作好的零件按不同的排列组合拼接成形态各异的大军。此外还有中国的木构建筑,其梁柱结构都是用预先制作好的斗、栱、梁、枋这四种部件组装而来,工匠依据建筑需要将其以不同方式组装起来,在不用铆钉的情况下造出完整的木制建筑。而把单个建筑当成模件组合出的四合院,还有里坊制度也同样是模件化体系的延续,这其实也体现出模件化体系融入到社会制度中。就连古代艺术品的制造过程也受模件化系统的支配,如漆器制造的每一步骤都有明确分工,与工厂流水线无异;在瓷器的制作上,工匠也利用事先刻好的小模子在所有茶杯印上图案的轮廓线,画工只需在其基础上再细致画出图案即可;而活字印刷术也是每个单字就是独立的模件,工匠通过对众多汉字模件的无数种组合来排列出不同的版面,不同版面的组合又形成更丰富的内容。就算是文人画和书法艺术也深受其影响,很多文人画家在其训练阶段仍要通过大量的临摹来学习前辈的技法,在组织构图和布置景物时也要遵守模件化原则。即使是在顶级画家的画作中,对花鸟山水、亭台楼阁等主题元素的组合运用仍透露出模件化思维。而从18世纪开始,欧洲传教士就曾到中国艺术品的生产现场观摩学习,并将自己见到的生产环节画成图谱带回欧洲,自此欧洲人也开始学习模件化系统,作者还认为传教士的介绍跟英国工业革命的爆发存在着必然联系。总之,中国人将规模化生产和个体特征视为硬币的两面,靠模件化体系在两者间找到平衡,并在这种平衡状态中迸发出无限创造力。中国人就是从自然界不断组合塑造万物的模式中领悟到模件化思维,通过组合不同的模件来不断完成创新,并运用在艺术创作中,在实现规模化生产的同时保证每件艺术品的独特和优质(分享自得到app)

每天听本书132——中国艺术的“模件化系统” 每天听本书132——中国艺术的“模件化系统”

相关文章

  • 每天听本书132——中国艺术的“模件化系统”

    本书从众多文物出发,提出中国古代艺术品生产的“模件化系统”,即通过组合预先设定的各种模件,创造出众多高品质...

  • 得到|每天听本书|《系统思考》

    音频链接: 音频文稿: 关于作者 丹尼斯·舍伍德曾就读于剑桥大学、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以及伦敦商学院。他曾以合伙人身...

  • 每天听本书

  • “每天听本书”

    【日更196】 罗振宇的“得到”APP又开了一场“知识发布会”。 这次只发布了一款产品,就是“每天听本书·年度会员...

  • 每天听本书

    硅谷钢铁侠 艾伦马斯克 这本书给我得收获有这样几个方面 1.童年的不信会造就一个喜欢打破秩序的人。 2,艾伦马斯克...

  • 每天听本书

    像这样的哲学家的传记,我们每天听本书里还有很多,比如《克尔凯郭尔传》《大卫·休谟传》《洛克传》《马基雅维利传》等等...

  • 每天听本书

    越来越喜欢这个栏目,目前是每天听三本书,不知不觉已经累计叫624本书。 刚开始我对这个专栏是抗拒的,书是用来读的,...

  • 每天听本书

    堂吉诃德 1.平行宇宙和重复又重演 堂吉诃德和桑丘都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 唐:骑士要对打坏人,求爱公主。按照这个逻...

  • 每天听本书

    偶然间,接触到同事每天打卡发布的每天听本书,感觉很有意思。网上搜了一下,这样的公众号有很多,而书籍的选择能包罗万象...

  • 每天听本书

    内卷,焦虑。 很多人都会被系列词汇所包围。 买知识内容,觉得是对方贩卖焦虑, 学习碎片,又觉得浪费自己的时间, 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天听本书132——中国艺术的“模件化系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flc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