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有碎片阅读的习惯吗?你了解碎片阅读到底是读什么吗?怎样进行碎片阅读呢?

在这里要纠正一个观点,那就是碎片阅读不是说什么都学,而是有目的性地学习更多。也就是说,你要带着目的和兴趣从一堆东西里找到想要的。具体讲碎片阅读,本质就是概念学习。
就拿大家喜欢的李笑来老师在得到App上架的专栏,就会发现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他就是在贯彻这样的理念,一周讲一个概念,在周一的时候把这个概念写出来,然后周二、周三、周四的时候,大家一起讨论,到周五的时候再把这些大家集思广益的东西整合起来,变成一篇新的文章。

还有古典老师《超级个体》专栏,就是按照概念的维度建构的,以下就是老师全年内容安排暨个人成长知识地图。

碎片时间我们常常了解的是概念,一个个概念是点,只有把概念串起来,才能形成一串漂亮的项链,形成线,即个人知识体系。操作步骤分成提炼、链接和融合三步,具体来看:
1、提炼:把书中的概念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拆书帮的RIA中的“I”是一个意思。I指Interpretation, 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即将书中有启发的观点用自己的话重述,写在第一张便利贴上。
2、链接:就是要跟自己过去的经验相关联。拆书帮的RIA中的“A1”是一个意思。A1: Appropriation. 回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忆自己过去跟以上观点相关的经历,可以是成功的经历或失败的经历,写在第二张便利贴上。
3、融合:通过拆解提炼后的内容,创造属于自己的内容。拆书帮的RIA中的“A2”是一个意思。 A2即应用,指以后我怎样应用。
运用上面的提、链、融,我们举个例子:
什么是阅读?
读原文R:百度上说,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阅读可以改变思想、获取知识,从而可能改变命运。
提炼过程I:个人理解,我们是带着问题和目的来阅读的,阅读是一个自主自发的过程,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改变思维,提升自我。
链接旧知A1:读书的时候,我们读书是为了考试;工作以后,我们读书更多的是解决问题,拓宽新知。比如:成为一名新手妈妈后,如何养育孩子成了我看书最大动力,看完了《关键期关键帮助》我了解了孩子0-6岁关键期的养育秘诀,掌握了不同敏感期出现时,帮助孩子成长。
融合新知A2:以后碎片阅读的时候,我可以用手机记录概念和问题,通过书、网络、聊天等各种途径来扩宽自己的知识库,搭建知识体系。
我们总结一下碎片阅读的方式,实际上就是找到内容之后,去拆解、提炼出核心内容和知识体系,然后再经过加工、组合、创新变成我们自己的这样一个过程。
附录:
1、建议使用印象笔记、有道工具收集、整理概念。
2、碎片阅读渠道:“知乎日报”、“集客”、简书的热门,还有“得到”的一些专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