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听到要接纳孩子,要无条件的爱孩子这样的话。可是有很多父母疑惑,那孩子做的不对的时候也要接纳吗。
我们今天就谈谈接纳孩子到底需要接纳的是什么,其实就是接纳孩子的情绪。
我们每个人都有情绪,只不过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慢慢的能控制情绪了,越是成熟的人越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但是对于孩子来说,情绪是最难控制的,因为他们很本真,很纯粹,生气了就发脾气、疼了就哭、快乐了就笑,这些都是最真实的表现。
作为一个小孩子,当他(她)生气、哭闹、大笑的时候,与家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事情时,我们要先接住他们的情绪,理解他们在那个事件中体会到的感受,认可他们会有这种感受。你可以不认同他最后做出的行为,但要认同他的感受。
比如,您的孩子喜欢一个玩具,想让您买,但您没有答应,他就开始大哭、尖叫、躺地上打滚。一般情况下孩子最后的这一系列行为会让大人非常恼怒和生气,是的,这个行为是不能认同的,是不正确的,但是我们需要做的是把事情分割开来看,他想要喜欢的玩具这个想法有错误吗,每个人都有喜欢的东西,对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是想要,孩子身心不成熟,不会想很多的外在条件和情况,只是会表现发自内心的想法,所以孩子的这个需求是合理的,当不能获得时,就会生气和委屈,就会难过,这个因果关系我们也是可以理解的,这就是正常的心里活动轨迹。作为家长对孩子的这些心里感受应该要接纳。当人有情绪的时候就会通过各种方式表现或宣泄出来,上面例子中的这个孩子只不过是表现和宣泄的方式不合理,需要教育他的就是如何正确的表达和处理不满意和不高兴的情绪,以及如何正确思考不能获得满足的事情。这正是智慧父母该做的事情,孩子每发生一次不合理的行为恰恰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时间,而且年龄越小越好教育。
当您有这个认知时,孩子再发生哭闹的事时,您先接纳孩子的情绪,表达您的理解,孩子的情绪被接住时,内心就会平稳很多,当他的情绪平稳了,就可以告诉他,他的哭闹解决不了问题,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以后再遇到不顺心的事,可以怎么怎么想,怎么怎么做。孩子慢慢就会调整自己的行为了。可惜大部分家长在孩子发脾气时,自己的情绪就会不稳定,会被孩子激怒,所以关注点都放在了怎么批评孩子上,甚至比孩子的情绪还激动,失去了教育孩子管理自己情绪的最佳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