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连续写了多篇婚礼系列 。居然反响热烈,小伙伴们不嫌啰嗦,还都很喜欢看,甚至有人撺掇我可以出本书。连名字都给我想好了:通俗的叫《结婚指南》,文雅的叫《江南民俗展之姻缘篇》。
我这个人就这点好,乐观天真,钝我也当补药吃进。本来还在犹豫,是不是见好就收,可以换频道了。这样一撺掇,干脆继续写下去!
今天来讲讲婚礼上的“全福人”。何谓全福人?简单来讲,就是一位已婚妇女,要父母公婆健在,儿女双全,还要夫妻和睦,家业兴旺。办喜事,这个全福人是必不可少的灵魂人物。这个人的用场大了去,很多场合都需要她的出场。
说实话,要找个这样的人,不容易。前面两条标准,就已经砍掉了一大半。就算年轻媳妇,双方老人都在,要有一双儿女,孩子还要聪明争气的那种,也不容易。尤其后面两条,要夫妻和睦,家业兴旺,这种虽然没有硬标准,但是亲友们心里都是有个隐性衡量的,这个全福人不容易找,这样的人,绝对是人生赢家。
从前,我和队友双方亲戚家里办喜事,都请我们夫妻去铺床做全福人。儿女双全的人家难找,找个有儿子的多了去。亲戚们却都选我这生女儿的,这是对我,对我们一家人的巨大肯定。
这次,我在亲友群里暗暗一番海选,最终筛选出了老妈的干女儿,我的干妹子来做全福人。几个硬标准完全达标,软标准也符合,夫妻恩爱,两个人都事业有成。和妹子一说,一家人都很高兴地答应了。被选中做全福人,也是一件幸福荣耀的事情。
全福人任务重大,当天一早7点半就来到我家,第一项任务是铺新床。这是借全福人儿女双全的好彩头。第二项任务,新郎来娶亲新人坐床的时候,由全福人端上甜汤,这是借全福人夫妻和睦家业兴旺的好福气。
老底子铺新床讲究多。亲家母一开始打算按照老传统,男方家新房里隔夜铺好新床,再请两个童男子睡一晚,称为“压床”。一对新人都反对。想来也是,新床新被,自己还没睡,让别人先睡,的确有点膈应。这种老规矩,真的好改革了。
最后么,亲家母听从年轻人的意见,也是当天一早铺的床,请的舅舅舅妈铺床做全福人。
还有就是3个伴郎加3个伴娘,请的都是父母双全的未婚青年。讲起来也蛮罪过,单亲家庭的孩子,连当伴郎伴娘的资格都没有。本地风俗,家里办喜事,离异、丧偶的亲友,一应帮忙的活儿都不用他们。这种,都是隐性的风俗习惯,摊不上台面,也说不得穿,反正大家心照不宣。
这也是结婚前两天,婆婆来探班,却坚决不肯去新房看看,一应婚礼之物都不沾手的原因,老人尤其讲究。办喜事,样样都要图个吉利,讨个好彩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