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德治的人是从道德基于人性本善在考虑,因此认为人心向善,相信人性普遍具有光辉的一面,人是可以从教化实现普遍品德高尚的。
无论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从教化也许确实可以让多数人选择善良。然而,人性有善有恶,人心难测则是个事实。并且,人心向善还是向恶,其实都是从利益考虑的结果。只要涉及到重大利益,企图用道德自觉自律来实现自我约束,就是最脆弱的选择。
普罗大众很难与重大利益牵扯上关系,多数情况下都会选择道德。经常要牵涉重大利益的,毫无疑问都是掌握权力的官僚阶层。所以,在道德上最容易出问题的,就是官僚阶层。
无论任何社会,官僚阶层都是普罗大众的道德表率。无法用道德管好官僚阶层,也就无法形成道德的普遍公信。普罗大众都是以吏为师,官僚阶层经常曝出公权私用、化公为私的问题,必然导致人们普遍道德滑坡。
道德很难让官僚阶层在重大利益面前实现自我约束,就不适宜用于社会治理。想要让官僚阶层在重大利益面前也能够守住底线,现实的选择就是不要寄希望于个人道德修养,不要相信官僚阶层可以自觉自律。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断完善法律制度,用法治让掌握公共权力的官僚阶层很难有机会公权私用、化公为私。掌握权力的官僚阶层普遍没有机会干坏事了,就有底气也有能力不允许别人干坏事,社会风气自然也会好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