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看购物狂这个视频,我知道了,做父母的不仅仅要满足孩子物质的需要,还要满足精神和爱的需要,这样孩子才能跟我们有感情,有感情就不会提那些无理的要求,如果老是跟孩子交流不足,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的爱不足,那他就会表现得非理性了。视频中的那个小女孩,就是因为和母亲的关系不好,通过疯狂购物来填补她心里缺少爱的那个空洞。
而且孩子说“你可以给我建议,但不要命令我,要先问问我的想法”。所以父母可以给孩子意见,但不要命令,做什么事情先要听听孩子的需要是什么,然后再提出自己的建议,而不是强迫命令他按照父母的想法去做。
所以心理专家说要纠正孩子的行为,首先必须得改善他们母女间的关系。
很多孩子出现某种症状是因为与某个人的关系不和谐了,他的关系出现了问题。有的是因为家庭出现了危机。比如有的孩子出现了不愿上学的症状,但是通过了解发现。使他知道了父母的关系正面临着危险,而他的行为正是为了让家庭免于破裂才出现的,毕竟如果孩子出了问题,父母通常会把他们自己的争执搁在一边,转而去努力地帮助孩子。
出现了症状的孩子,也许早已觉察到了事情的重要性,除非他成为家庭矛盾的焦点,否则他的父母将不断争吵,于是孩子的症状解决了家庭的问题。
所以有时候要让孩子的这些痛苦和困扰得到认真的对待和澄清,并且让这些痛苦和困扰最大可能的在那些关心孩子的人的努力下得到改善,从而让孩子能够不受这些问题的阻碍,继续他的成长和学习。
通过看儿童心灵创伤这个视频学到了与孩子交流的4个阶段。
首先是如何让孩子接纳一个陌生人。打破与孩子之间的陌生感,是先介绍自己。要点是让孩子拥有主动权。因为孩子是很容易缺乏安全感的,一定要让孩子觉得,这次的会谈是他要采取主动,而不是我们。
其次与孩子熟悉的过程应在轻松的氛围下进行。试图做一件事情,就是不要把整个情绪都放在他们所经历的事情上面。而应该就像在学校里做的团体活动一样。
不要轻易触碰孩子受伤的细节。不要轻易给孩子承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交给孩子彩笔和画纸,画笔是对孩子最好的心理矫正工具,他自己也会因为色彩而得到疗愈。
最后的治疗阶段,要让孩子尽量回到他们熟悉的那一种生活方式,回到他所熟悉的重要场景,比如尽快回到学校上学。对灾区孩子的心灵救助需要长期进行。亲人在抚慰孩子心灵方面要特别关注他们的情绪状态,比如会不会入睡困难呢?吃不下东西,会不会无缘无故的哭,会不会不愿有眼神的交流等等。
我是一边流着泪,一边又笑着看完的《打开你的心结》这个视频的。最感动的地方是傅老先生当着主持人和观众们的面第一次表达着他老伴的不易,表达着对他老伴的愧疚与崇拜。说出了他们一直憋在心里没有说出来的话。我想在那一刻,他老伴心理上应该是得到了最大的共情,对于十几年辛苦付出被看见的一种释然,一种满足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