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阅读《恰到好处的孤独》,看到第三章安全感部分。
安全感的缺失会带来控制欲过剩。我作为孩子的母亲会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强的控制欲,看了这本书之后我否定了自己的看法。
书中讲,父母会通过控制的方式管教孩子,孩子感觉十分不自由,可一旦不按照父母说的做,父母就会感到种失控感,这种失控感会让父母的安全感缺失,感到焦虑和恐慌。越缺乏安全感,越想控制。
这让我想起了我自己,原来的口号是我数到三,现在的口号是劳资蜀道山,都在映射出一个安全感缺失和控制欲爆棚的妈妈。有时候孩子玩的时间长了,我总是会提醒他到时间洗刷睡觉了,孩子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我开始提醒他劳资蜀道山,孩子慢慢吞吞还想要再玩一会,我就开始喊出数字来。基本喊到2的时候,孩子会哼哼唧唧地按照我的要求去做,但有的时候他玩得太开心了就会不搭理我。这个时候,我就开始一系列的内心戏,他现在没有规定的时间做规定的事情,会不会以后就没有时间观念了,会不会长大就不自律或者养成做事拖拉的毛病,这种不安全感让我的内心无依无靠,会激发自己强烈的控制欲,越想让孩子听从自己的指令,从而引发亲子关系的矛盾冲突。
看了这一部分突然明白,原来是自己内心的不安全感作祟,反复的提醒不仅代表自己不相信孩子长大能够自律,也意味着我要对孩子和他的时间进行掌控。殊不知这个过程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成长中个体,限制他们各种各样试错和尝试的机会,把孩子当成了自己心中的工具人,必须按照自己的规划去成长。
所以,要重建内心的安全感,允许自己和孩子犯错误,察觉自己对孩子的控制,停止指责,培养信任孩子的能力,要知道真正能够让我们获得安全感的是我们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