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4日,随着新一轮家访的展开,我对学生的认知产生了很大的转变:那些传统意义上的“差生”,即在学校表现多有懈怠的学生,可能也不是一无是处,每个人都有优点和长处,只是需要我们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站在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角度,我对A同学的印象偏差:辱骂老师(还涉及网络公关空间)、上课睡觉、作业不交、目标性和规划感不强、在学习中上进心偏弱……但是,当对他在家中的表现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对他的印象有了初步的改观:A同学在家会做包括洗碗在内的一些家务,且在拥有独立房间的前提下,可以保证房门大开(这是最让我意外的一点),基本听从父母教诲,有一定的是非观……
作为一名高中生,这些都是他的优点,而我仅仅根据他在学校的表现将他排除在“好学生”范围之外(当然,这主要以学习成绩为判定标准),不得不说,确实过于武断了。
如果说A同学在学校和家中表现的反差是个特例,那么在家访完B同学之后,我开始反思自己在评价学生时是否过于片面了。
与A同学情况类似,B 同学也是我先入为主、在态度上偏于否定的一类,判定的标准当然是基于学习态度和学业完成情况等。但是,当了解到B同学有足球特长(初中曾是学校足球队成员,有多次参赛经历)时,我一方面感叹他隐藏之深,另一方面反思自己为什么没有早点发现这棵在运动方面有优势的“好苗子”?
带班以来,我严守各项规定,比如迟到旷课、午餐秩序、午间休息、值日卫生等,以为常规到位才能确保班级稳固,只有班级稳固了,才能够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所以,相较于其他班,我们班看似中规中矩,但整体氛围要安静沉闷得多。也正因为秉持这样的带班理念,我在评价学生时标准略显单一,学习态度、学习成绩、作业完成度是我评价的重要的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变相压制了学生了生命活力。所以,才会出现学生身有特长、我却没有第一时间发现的情况。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当意识到自己在评价学生方面的不足后,我对“要善于发现学生优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会:了解学生学校生活之外的状况,多角度评价学生;善于发现学生优点,鼓励其发展健康向上的爱好,给学生营造相对宽松、舒适的氛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善于发现并利用好自己的优势,也未尝不是一条通向成功的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