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遇见小媛,一名热爱文字与读书的情感创作者,希望能带给你温暖,也欢迎你把自己的故事说给我听!
错过上篇文章的读者,可以点击蓝色标题继续阅读。
在最近的病情之下,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中招。
有人说:这就是一场博弈,看谁的免疫力强,谁就能拼多最后。
几年前,我们每个人都在岁月静好的日子里,看着国外不断有人因为病痛的折磨死去。
然后庆幸自己身心无恙。
却不知,我们的安心,不过是有人替自己负重前行。
最近《万里归途》这部电影全网上映,更加让人能深深体会到前人为我们做出的努力。
1.人为的纷争,杀伤力更大
背景发生在撤侨时期。
派往国外的中国人在战争中,面对回国困难的处境。
因此,为了让国人顺利回家,中国大使馆派人前往战地交涉,却不料,遇到了重重阻碍。
在电影中,宗大伟带着成朗一起营救被困人员。
却不知,在途中遇到了叛军的阻止。
先是两人经历了目睹同胞章宁被枪杀的场面,再是两人改变方案,做出了带领国人向边境撤离的计划。
但是,在撤离的过程中,谁都无法知道目的地是否有救援,只能听天为命。
因此,年轻气盛的成朗想要把不确定的事实告诉大家,却遭到了宗大伟的阻止。
也正是在两人争吵的时候,一个叫刘明辉的工人听到了他们说的话,在次日便带着几个人离开了队伍。
在生命面前,每个人都会感到害怕。
但是,如果身在人群中,我们打破规则,只为了自己的私心,那么,就有可能把负面情绪传递给他人。
这不论是对他人,还是对自己,都是一种伤害。
就像刘明辉的离开一样,他不仅让担心他的人陷入险境,而且也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
2.人性的善良,会扫清恶行的障碍
在刘明辉一人准备到铁道旁逃离时,宗大伟和白婳找到了他们。
但不幸的是,在这个时候,他们遇上了叛军,并且被抓到了他们的营地。
当宗大伟被叛军质问时,他没有示弱,而是用国人的坚韧,向叛军表达自己的立场。
当然,宗大伟想要救自己的同胞,但是,奈何是刘明辉一行人偷了他们的水,所以,这个矛盾,总需要人来解决。
本来,叛军首领穆夫塔是想要用抡枪的形式,来决定是否方他们离开的。
但是,最后,却是瓦迪尔用自己的死,换来了宗大伟一行人离开的机会。
这样的结局本该避免,这样的壮举,也应该受人尊重。
可是,在动荡的时期,似乎,生机必然会伴随着牺牲。
正是瓦迪尔的善良,拯救了大家的生命。
我们常说,这个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变得冷漠。
事实上,并非如此,不是大家变得冷漠了,而是一个人的善意很难被看见,甚至会被人曲解。
所以,人性中的善良,也变得更加可贵。
3.坚守初心,终会迎来最好的结局
电影的最后,成朗带着100多号人,走到了边境,看到了救援。
大家也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在这个时候,有一个难题:宗大伟他们还没到,是否要等他们一起走?
来增援的人告诉成朗,不必等,他会理解的。
但成朗却为自己的错误判断,感到亏欠,他想要在原地等待。
正是在两人意见相左的时候,宗大伟他们出现了。
两队人会合了,也意味着回国之路越来越近。
但是,所有即将胜利的时刻,都必然充满挫折。
在大家欢呼的时候,叛军来了。
他们抓走了自己的“同胞”,却也将不服从的人杀害。
同样的游戏,穆夫塔又和宗大伟玩了一次,但意外的是,这次枪里面没有子弹。
在穆夫塔因为自己的权威和虚伪被挑战,他只能用放走宗大伟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地位。
而这,也才真正让所有被困住的国人踏上了回国之路。
实际上,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宗大伟一直在和敌军进行心理拉锯战。
试想:如果宗大伟一开始没有坚定的决心,而是像叛军妥协,或许,结局也会不一样。
因此,不要安逸于此时的岁月静好,而对未来持太乐观的态度。
只有让居安思危,才能拥有更好的未来。
小媛寄语:每一部电影,都在反映一个社会现实。
或许是我们的生活节奏太快,以至于我们很难去发现生活中的各种危机。
但是,不要紧,只要我们能够从此刻感知不易,就是一种成长,不是吗?
话题:你怎么评价《万里归途》这部剧呢?
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记得点赞和转发。关注我,每天带给你不一样的精彩内容!
本文为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告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