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郡的隐士王宾隐居在西山,太子少师姚广孝和王宾是昔日好友,到山里来找他,对他说:“寂寂空山,何堪久住?”王斌说:“多情花鸟,不肯'放人。”二人的对话就像一首诗。
境由心生,姚广孝心不在此地,所见自然只有一座空山。王宾志在青山,触目皆关情,明明是自己舍不得离开,却说得如此诗情画意。
看了这个典故后,我不禁嘴角轻扬。心里想着: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觉得生活好像一杯白开水,可能就是缺了“多情花鸟,不肯放人”的浪漫吧!如果我们也像王宾那样,有这样一份心情,这样的情怀。那么,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周围,处处有“多情花鸟”!
我又想起前不久读陶渊明的诗《移居》: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的意思是:听说这里住着许多纯朴的人,快乐想同他们度过每一个早晚。
可以看出陶渊明他是乐数晨夕,他是欣喜地数。他不恨重复,他欢喜这周而复始的日子。一日将尽,盼着“再来一次”,是乐;来日无多,竟然还能“再来一次”,是乐;凡数过的日子,不是为了别的日子,每个日子都值得“乐数”。它们不是逃之而后快的牢狱,而是乐之而觉得不足的恩典。
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每个人为了各种目的而活,在目的达成之前,每个人拼命把自己填满,拼命玩儿出花样,因为这样的日子比较容易忍受。
每个人都步履匆匆,每个人每天都累得精疲力尽,很多人都是盼着日子快点过去,对待每个匆忙的日子都是“苦大仇深”,有的就像“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是抱怨,有的想逃离。总之,他们数算日子,无非是想告别周而复始的乏味,很少有人能“乐数晨夕”。
如果我们也能拥有陶渊明那样悠闲,淡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又或是像王宾的“多情花鸟,不肯放人”的浪漫情怀。
那么,我们的日子肯定会有滋有味,多情浪漫。
每个人在某个环境的心情,往往取决于当事人当时的心态。心态好了,生活处处有“鸟语花香”。心态崩了,再美的环境,也觉得是地狱。
愿我们每个人都有“多情花鸟,不肯放人”的情怀!愿我们都能“乐与数晨夕”!
网友评论